傳統的農耕方式因為過度使用化學肥料、農藥來提高生產力,嚴重地污染了環境及危害到人類的身體健康,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藥物的結果,除了導致土壤酸、鹽化及地力衰退,也破壞了水資源及生態環境,嚴重污染了我們的生活品質。

癌症早已成為臺灣人口十大死因第一名,得癌比例的攀升,間接帶動了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臺灣在1980年代即有「生機飲食」的倡導,主張不以熟食為重,飲食來源是建立在不施用化學肥料及農藥的條件上,不過,無農藥殘留只是消極性的農藥「量」的控制,大自然還是無法避免長期間化肥及農藥的傷害,直至民國79年(1990),「MOA」來臺成立「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推廣「自然農法」,開啟臺灣有機農業的大門。「MOA」原名Mokichi Okad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由日人岡田茂吉(Mokichi Okada)在昭和10年(1935)開始提倡「自然農法」(Natural Farming),主張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生產自然的產品及維護自然環境,而臺灣的農政單位,則自民國84年(1995)開始在宜蘭縣推廣有機栽培的觀摩及示範。

傳統的農耕方式因為過度使用化學肥料、農藥來提高生產力,嚴重地污染了環境及危害到人類的身體健康,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藥物的結果,除了導致土壤酸、鹽化及地力衰退,也破壞了水資源及生態環境,嚴重污染了我們的生活品質。

一、臺灣有機農業的現況

根據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的統計資料,民國97年(2008)臺灣的有機裁培農戶為978戶,種植面積2356.31公頃。民國97年臺灣的耕地面積為822364公頃,僅佔大約0.3%,顯示有機農業在臺灣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至於有機農業的產值,很可惜的,農委會只有農業總產值的資料,無法顯示出有機農業佔總農業產值的比重。臺灣的有機農產品包羅萬象,主要有有機米、茶、蔬菜、水果,甚至是咖啡,有機生產強調與生態共生、共榮、共存,並有4RReduceReuseRecycleRegeneration)之說,強調自然資源回收利用與生態環境的可再利用性。目前廣為人知的方法有利用施用作物殘餘、動物之排泄物及其他綠肥做成的堆肥,在防治病蟲害上則是使用「生物防治法」,以下舉例臺灣農業常見的有機耕作方法:

(一)採取輪作、間作、休耕的方式

「輪作」主要可避免土壤養分片面的快速消秏,因為不同的作物,對於養分的需求也不同,輪作可以均衡的利用土壤的養分也可選擇其他作物改善土壤:耕作綠肥作物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機質的來源;大豆類的固氮作物可以補充土壤中的氮素;深根的作物可以疏鬆土壤,改善土壤結構。相對的,不同的病蟲害有不同的宿主,將宿主與非宿主輪作,可以減輕病蟲害的影響。而不同雜草的生長條件也不同,例如水旱輪作可使得旱生雜草不易發芽。

「間作」是指在主要作物旁種植其他作物,減少病蟲害攻擊主要作物,分攤風險。或是種植避忌作物,如檸檬香茅、迷迭香、艾草、苦楝樹,因為作物本身會散發出蟲類不喜歡的味道,也可減少病蟲害攻擊。

「休耕」可利用一段時間的休息,搭配種植綠肥,來恢復地力。

(二)鴨耕米

做法是在水稻田裡施放一定數量的鴨隻,鴨啄食雜草和害蟲,鴨排泄物則為有機肥,取代了農藥和化學肥料,而在水田間來回穿梭游動的小鴨,腳蹼攪動田內的泥土增加土壤含氧量,讓稻米可藉由根吸收大量氧氣和養分使稻株益加茁壯不畏病蟲害。又鴨隻可成為農家的另一收入,田間稻鴨共作,形成野趣美景,間有賞心休閒活化景觀的功效。

(三)生物防治法

就是透過食物鏈天敵觀念,利用大量農業害蟲天敵來減少田中害蟲,使用包括草蛉、椿象、果實蠅寄生蜂、瓢蟲、螳螂等昆蟲,來防治蚜蟲、小綠葉蟬、介殼蟲、刺粉蝨等蟲害,或是利用一些害蟲的病原微生物,譬如蘇力菌,來防治鱗翅目害蟲,如茶蠺、捲葉蛾、尺蠖娥、避債蛾等。

(四)綠肥

臺灣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多且多豪雨,因此土壤中有機質分解甚速,一般耕地土壤常出現有機質缺乏的問題。在農田休耕期種植綠肥作物,為我國傳統有效之肥田方法。常見的綠肥作物有油菜花、波斯菊、向日葵等,另外著名的「魯冰花」亦是茶園間常用的綠肥作物。

(五)性費洛蒙防治法

利用雌性昆蟲的費洛蒙企未來引誘雄性昆蟲,並加以黏捕。

二、有機農業的驗證

臺灣目前有四家認證機構通過農委會審查作業,分別是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基金會(MOA)、臺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TOPA)、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TOAF)和臺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FOA)(圖4-18)。

 

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基金會(MOA

臺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TOPA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TOAF

臺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FOA

4-18 臺灣以前(民國98年,20098月前)通過農委會審查作業的四家有機產品認證機構標誌

 

四家認證機構各有自己的認證標章,原本有機產品必須同時具備CAS與這四家驗證機構的標章,採雙認證制,才算真正的有機商品。自民國98年(20098月,則一律改為CAS有機標誌(圖4-19)。

4-19 目前臺灣目前的CAS有機認證標章

 

三、有機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降低環境污染及維持生物多樣性:

早期使用農藥撲殺病蟲害的方法,往往造成原本在此生活的小動物也受到迫害,使用有機栽培法,以栽培抗病蟲品種,或利用天敵、微生物製劑取代農藥,或以套袋、誘殺板、捕蟲燈等物理方法防治等,可避免大量生物的死亡,並維持良好的農村生態系。在肥料使用種類以有機質肥料取代化學肥料,此種栽培方式,避免河川、湖泊、水庫農藥累積或優養化現象,確保水源品質,減少對環境與生態的負擔。

(二)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將農作物殘渣、稻殼、家禽畜排泄物等經充分醱酵後轉化為有機質肥料,再施於田間,不僅可有效處理這些農業廢棄物,並可改良土壤性質,以及提供農作物生育所需之氮、磷、鉀肥,降低化學肥料用量。

(三)維持地力:

一般栽培法連續種植作物,其吸收養分相似,會造成土壤中養分快速損失,最後必須仰賴大量的化學肥料補充,以致增加化學肥料的用量。而有機栽培法,採取與豆科植物輪作、間作或輪作綠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結構,並減少發生病蟲害之機率。

(四)改善空氣品質:

化學氮肥大量的使用會產生氧化亞氮(N2O),會破壞大氣中平流層的臭氧層,使得紫外線穿透大氣層直達地面之量增高,將危及地球上的生物,減少或不使用氮肥可以協助減少N2O形成量。

(五)保護土壤:

有機農業講求混作、間作、輪作,土壤覆蓋比較完全,可避免雨水直接沖刷,而且使用種植綠肥或有機質可增加土壤滲透力及保水力,有效防止土壤沖蝕。

四、臺灣有機農業的困境

(一)供需失衡

隨著健康概念的普及與生機飲食的風潮,對有機農產品的需求也隨之增加。但從之前的種植面積可看出,臺灣的有機農產品種植比例相當低,生產量自然也不會高,市面上可能會充斥「假有機」產品,相對地,有機農產品的進口量和進口商品也逐漸多樣化,對於國內的有機業或許也是一個難題。

(二)產銷模式的建立

臺灣的有機農業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產銷模式。由於臺灣目前的有機產業僅著眼於有機農產品的生產,而有機畜產也還在試驗的階段,這點,臺灣還在摸索中,在臺灣可以買到「有機米漢堡」,但搭配的蔬菜與肉,是有機的嗎?不得而知。其他國家的有機農業發展都是在各個階段逐步強化有機生產的「純度」,光是有積蓄產的飼料來源就有不同的規範。臺灣農產品的流通一向不透明,建立農產品生產履歷制度可將生產過程透明化,設置生產履歷資訊查詢示範體系,消費者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就地查詢農產品的來源與產地的資訊,快速縮短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溝通距離,讓消費者透過對農產品的了解而得到信心,並形成監督生產者的龐大力量。

(三)農藥殘留危機。

有機農產品出現農藥殘留的反應,也可能是因為以下的原因:

1.假有機。不符合有機規範卻冠上有機之名。

2.土壤因素。如陽明山、金山一帶,農作品驗出的含硫量偏高,但並不是因為使用化肥,而是火山作用旺盛的地區,土壤本身就有硫磺成分。

3.植物本身的因素。如十字花科的蔬菜本身就含有二硫化胺基甲酸鹽(有機硫磺,病蟲害防治藥劑),曾經有有機蔬菜被檢驗出含有二硫化胺基甲酸鹽而上新聞,但後來證實全未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鹽類殺菌劑之殘留。顯出當初的檢驗並不夠仔細,反而讓有機農民有苦說不清。

4.遭受附近的農地污染。臺灣的有機農業目前尚未達到經濟規模,有機耕地面積小,在使用水資源時容易遭受鄰近的農地污染,甚至空氣也會被噴灑的農藥所污染。如果一整塊地理區域,例如一個村,甚或一個鄉鎮都實行有機耕作的話,除了產量可以有效增加,也可以免發生有機耕作的農地,被鄰近農地施用的農藥、化肥污染的問題。

五、臺灣地區有機農業發展方向

(一)追求重質不重量

臺灣地區應處亞熱帶氣候,病蟲害問題較為嚴重,農業生產環境與國外不盡相同,且尚處有機農業發展初期,未來數年不宜急遽擴大有機栽培之面積,應著重於有機栽培技術及資材之研發與輔導量產,先求質之提昇,再求量之擴大。

(二)有機畜牧

臺灣目前的有機畜產還在實驗階段,2001年由宜蘭縣政府農業局輔導成立的「準有機雞飼養班」,算是國內有機畜產的先驅,畜牧要有機化,自然得從有機的畜牧飼料開始,如牧草、玉米、麥片等,都要確認飼料裡無添加抗生素、磺胺劑或其他動物用藥。其實畜產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與資源,從畜養、宰殺到輸運,不知道對環境有多少衝擊?為減少因為交通運輸而耗用的能源及造成的汙染,在地生產就是理想的生產方式,而畜產產生的糞便與其他有機廢棄物,又可以製成堆肥,施用於畜牧所需的牧草、雜糧,或是施用於當地的其他農產品,形成在地的有機生產循環。

(三)有機水產

臺灣是個海島國家,但我們看待海洋的角度卻只有「海鮮文化」並沒有「海洋文化」,長期來缺乏漁業資源保育下,整體環境遭到毒害和破壞,加上農漁產品過度使用化學藥物,不僅影響生態,同時危害消費者的健康。在這困境下,「無毒的魚」、「養殖漁業的生產履歷」甚至是「有機水產」才得以應運而生。歐洲近來的有機水產發展,對於環境有著高度的要求,都強調封閉性的養殖環境與魚產安全。臺灣已由農委會漁業署於20041月,頒布「優良水產養殖場設置基準」,並建立HACCP[1]制度。從生產到消費,漁貨流通的各個環節,都由這個制度來掌控。

(四)打造有機島

有機農業的本質,其實是藉由認識環境、關懷土地,從自然和萬物間的關係來解決人類生活的問題。從個人的消費習慣做起,支持有機農業,減少對危害環境及人類健康的工廠式農場所生產的產品之依賴,避免食用長途運輸的蔬菜、水果、肉類及奶製品,提倡在地消費,建立完整的有機生產和消費模式,讓消費者和生產者形成互信的關係,一起藉由打造有機的消費形式來關懷我們的土地、愛惜我們的資源,與大自然共存共榮。

 

有機農業案例火炎山社區

火炎山社區位在苗栗縣火炎山苑裡鎮的東北角,為廣大中南部農業地帶北界,包含上舘里、泰田里、南勢里。此區擁有陡峭的山、廣大的稻田、以及蜿蜒於其間的水圳,具有精緻農業發展及產業轉型結合休閒的優良條件,為保存此區特殊自然景觀和生態,於民國756月公佈為「火炎山自然保留區」。

臺灣農田因多年耕作單一作物,地力不斷流失,加上水源污染,導致生物多樣性衰減,動植物種逐漸單一貧乏,而作物也受到影響。因此社區中的有識之士成立了「苗栗縣火炎山苑裡沖積扇平原生態人文發展協會」,配合政府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開始推動各項活動,凝聚居民的向心力,決定重新找回不受農業污染的自然生態鏈,藉由水稻田生物多樣性復育施作,宣導社區民眾關於土壤和水質對於生態的重要性。歷經多年四處取經後,居民決定採用「鴨耕稻」的方式,結合卵石砌生態工法與稻鴨共作的稻耕方式,將流失的地力逐漸找回來,形成兼具永續性又符合現代消費意識的環保耕作法。

這是一種取決大自然的完美耕作,將屬於土番鴨的雜交鴨:小合鴨,在秧苗略為成長後,飼養在田裡專吃雜草及害蟲,更大的鴨子還可吃福壽螺,完全不使用除草劑與農藥。而鴨子的糞便則作為天然有機肥料,以補充稻作的氮、磷、鉀及其他微量元素,在水田間來回穿梭游動的小鴨,腳蹼攪動田內的泥土增加土壤含氧量,讓稻米可藉由根吸收大量氧氣和養分,因此米飯的口感風味更佳,合鴨成熟後也成了美味的「有機鴨」。最後,再由當地加工包裝賣出,達到產銷合一,不僅讓原本流失勞力的農業回覆以前的功能,也讓農業恢復先民的智慧採用自然農法的耕作方式,雖然沒有集團式的經營方式,火炎山社區的居民共同用雙手打造的有機事業,也創造了「稻鴨庄」Duck Field Rice,這個火炎山有機稻鴨共作的品牌。

 

有機農業的案例臺糖有機事業

有機農業的生產容易受到鄰近非有機農業的農藥或化學肥料的污染,所以大範圍土地共同採用有機栽培,就愈能防止污染。擁有廣大農地的臺糖公司,隨著糖廠陸續關廠,目前只剩下南部幾家大場仍在運作,臺糖因而轉型投入有機農業的生產。十多年來,先在雲林虎尾與農民合作種植有機稻米,取得有機驗證,自有農地周遭與民間農地之隔離帶長,經過嚴格的水質、環境、土質檢測,完全無污染,產品通過農藥毒物試驗所氣相層析儀、液相層析儀及可見光譜儀等精密儀器檢測分析無有害藥劑。好吃的有機米飯成為飛機餐盒的指定米,還製作精美禮盒可讓乘客選購。

臺糖近年來更大舉進駐有機蔬菜市場,將臺南區處、雲林區處、嘉義區處及高雄區處等農地設為臺糖有機蔬菜生產基地並規劃雲林及高雄有機示範園區及水果生產基地,以溫網室、簡易網室、露天方式來穩定生產供應。臺糖有機蔬菜經有機認證單位MOA認可的自產蔗渣有機肥料作基肥,利用糖蜜、豆類和自然有益菌經攪拌發酵而成的生物液肥當做追肥,在防治病蟲害上則是強調利用自然或物理方法取代農藥,像是利用生物防治法、捕蟲紙等,以減少對環境的負擔,在使用有機肥的同時不只豐富土壤生命活力、減少病蟲害發生,也可減少化學氮肥產生破壞臭氧層氣體N2O的產生。



[1]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之縮寫,即「危害分析與重要管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