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翻譯:地二甲  吳美慧   

    地處稻作為主的季風亞洲,身為島國的日本依賴傳統的農業和漁業為國內主要的糧食來源,試著以密集的水稻栽培業和和近海漁業來自給自足,然而自明治以來,雖然農業並未喪失其重要地位,這種型態卻在工業和海外貿易的發展下面臨了結構性的轉變。尤其是二次大戰後,製造業工廠已取代農業而成為經濟重心,因此,對國外糧食進口的依賴增加且農業土地利用和農耕人口亦大大地減少;1950年代,農業人口佔總人口的50%,現在,僅佔3.6% 伴隨此現象而生的是顯著的機械化和農業實行管理的合理化。然而,即便不管上述現象,飲食習慣的改變仍導致稻米生產過剩。

由於捕魚技術的進展,水產工業亦隨之進步,不僅船隻變大,航行範圍更是由沿岸至近海再至遠洋而遍及全世界。1980年代以前,除了二次大戰時是由秘魯居漁獲量首位外,日本的漁獲量一直都是世界第一,1989年時一時被中國大陸及蘇聯超越,1990年成為世界第三;然而近年來,隨著其他國家領海的擴張及200海浬內屬於漁禁區或經濟海域的設定,日本漁業的發展可說是遭遇困進而面臨了轉捩點,故未來可能鼓勵水產養殖業發展以因應漁撈業的困境。

明治以來日本政府的政策一直都鼓勵著工業的發展,由輕工業逐漸發展至重工業,日本步入了現代工業國家之林,成為亞洲第一個已開發國家。雖然許多工業在在二次大戰期間遭受嚴重的打擊,但隨即在1950年代開始便逐漸恢復;這就某種意義上而言是幸運的,因為許多遭受嚴重破壞的工廠能以最現代化的技術和最先進的設備重建,因此在二次大戰後,各地出現了重工業的發展,尤其是沿岸地帶形成了工業區。在極短的時間內,日本一躍而成世界上工業發展的領先國家之一。當然在這種特殊的工業型態下也產生和許多中小企業及勞工系統相關的問題,各種污染問題亦隨工業發展進程而層出不窮,但海外貿易依舊出現成長,有92%的勞動力投入在第二和第三級產業,而且國民生產毛額在1991年為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1區域發展計畫

日本不僅地小人稠且境內61%為山地,經濟活動受限於山地和高原,平原占39%,其中只有15-16%的土地適於耕作。此外由每平方公里上的人口數也可看出日本的建屋用地是多麼不足:日本每平方公里上有1500人居住,在美國僅住50人,英國則住260人。

   激烈的造山運動使日本境內地質構造複雜,並因地下火山活動的變質作用蘊藏了多種金屬礦,但數量不多。在二次大戰之前,煤、金、銀、銅礦等的開採量僅夠國內需求;戰後因蘊藏量已耗盡,故開採量減少,除了煤礦外其他礦產對日本經濟的貢獻已大不如前。

日本山區中少量的天然資源--木材和水力--也僅短暫地滿足日本戰後需求,今日日本木材供應量已不足國內需求的一半,水力資源也僅佔國內總供電量的12%、總能源供應量的4.6%。日本人對國內資源依賴程度的變化也改變了國內工業區位選擇的條件,而隨著工業活動的區域不平衡愈來愈嚴重,收入的區域差異也愈大。

兩次世界大戰中,隨著日本的高度工業化,其四個主要的工業區--京濱、阪神名古屋和北九洲--的發展亦愈趨重要;其他沿著Kanto, Tokaido, HokurikuSan’yo地區的平原也在沒有任何預先的計畫下,逐漸出現工業的發展。

二次大戰後一套精心規劃的綜合區域計畫制度---國家區域發展全面計畫(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為工業發展奠下基礎-。而區域發展計畫在全國亦開始著手進行,水力發電廠建在山區而農業型態的合理化(農地重新分配、便利灌溉、機械化等)則在平原上進行,沿岸湖泊淺海及沼澤地帶則經由排水開墾做為工業用地或稻作栽培用地,同時還有一個強力的道路建設計畫和另一個為改善道路系統的合作計畫,其中包括原有的國道;另外,另一個相似但針對機場和港口的建設計畫也正在起步,屬於國家整體交通和運輸改善方案中的部分內容。

這些在戰後不久才起步而強力執行的計畫在1960年代後半段明顯地改善日本整體的經濟,工業以閃電般的速度重建、海外貿易大量擴張,此時的日本已在先進國家中佔得一席之地,這些全是得力於政府和大尺度區域計畫兩者通力合作的成效。

 

2.土地利用

日本平原狹小,卻要為一億以上的人口提供農業、城鎮、道路和工廠的空間,由此我們便可知日本是屬高密度人口的社會型態。傳統而言,可耕地分為水田和旱田,在某些氣候和其他自然條件適合農耕的地區,特別是靠近都市的地區,雙作、輪作達到百分之三百的土地生產力,而在沿太平洋海岸的水田,土地生產力則達到百分之兩百,且在有需要時,還可作為栽培麥類和其他穀物的的旱田來使用。戰前全國土地的使用率平均約是百分之一百六十。

自戰後農業型態的轉變以來,土地利用較不集約,平均土地生產力約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當各種增加和發展可耕地的方法不斷出現,較老舊的農業區卻相反地被廣布的城鎮、公路和工廠所淹沒,因此整體而言日本的可耕地是不增反減。

山區提供了森林資源和休閒勝地。過去森林提供了燃材和木炭,但現在在被其他燃料取代的趨勢下,森林資源遭到漠視。戰後木材製品用於建築方面加速減少。

日本的農業型態著重於水稻栽培,水稻業長久以來也一直是國家經濟的重心;一直到第一次世界戰時農夫都占全國總人口的60%。雖然簡單的機械化和灌溉計畫開始實行,農業依舊侷限於小範圍的土地,平均每一戶人家耕種範圍不到1公頃,但在勞力密集的生產方式下,日本每單位面積農產量高居世界第一。

二次大戰後「土地開放法案」(land Release Act)強迫地主把土地賣給為其耕種的農民,因此租佃農業幾乎消失,從那時起大部分的農人擁有自己耕種的土地。然而由於戰後二級和三級產業發展,大量農村和山區人口流失到城市中,故需以迅速發展的機械化來彌補此農村勞動力的短缺。在1990年年代農業人口占勞動力的6~7%,而雖然稻米依舊重要,今日日本農業重在蔬果的生產而非穀類。此外,畜牧業大量增加。戰後對奶類和肉類的需求大增,役馬或役牛的飼養轉為乳牛、豬、雞等供食用的畜牧業,乳牛大部分的飼料都是進口,且除了在Hokkaido外,幾乎所有乳牛都養在牛舍內,僅少數時間會外放至戶外出來吃草。但整體而言,畜牧業的蓬勃發展使牛奶、肉類和雞蛋等生產過剩。1980年代後半期日本進一步開放牛肉自由進口,今日只有半數的牛肉消費量是由國內供應,預料未來更進一步的開放會使國內對進口牛肉的消費增加。資本的投資使使水果和園藝植物的栽培迅速增加。日本現在已能自行供應這些商品,而一些水果尤其是橘子,正面臨了生產過剩的問題。

農業型態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彼此相互影響。今日日本肉類消費量大增,但魚類消費量卻大減,此外自1960年代以來,日本人漸漸接受西方的飲食習慣每人稻米的消費量幾乎不及戰前的一半,生產大量過剩;為因應此現象,1970年以來日本政府已擬定好政策,減少稻米栽培並努力維持稻米供需間的平衡。預料倘若未來開放稻米進口,勢必會對國內稻米生產造成嚴重的打擊;另外小麥的進口量持續增加,每年超過500 萬公噸,雖然日本能自給67%的穀類,但其小麥的自給量卻只有15%。農業現代化在其進展的過程似乎也帶來了許多的問題。

 

3農業生活型態

戰後租佃地主的減少和由佃農轉變至自耕農的變化為日本帶來了結構性的轉變,農人能擁有自己的土地使其耕種意願大大提升,而日本政府的補助金和主食控制法案”(Staple Food Control)促進了稻米生產且增加農家的收入,農人的平均收入曾高過其他工業工人的收入;此外機械化使得農家成員不再需要幫忙農務而可再去找其他工作,即使是農夫自己在農閒季節也可到他地當臨時工,農家的收入因而提升。

大部分的農戶現今都已重建且其居住空間是都是居民的2~3倍,較都市更加寬廣。就其他方面而言,城鄉的生活型態愈來愈相似,鄉村的機車擁有率高於都市;此外兩者飲食型態和小孩在義務教育後再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亦相似。這些轉變是因農耕型態由主業、勞力密集轉為副業、機械化所造成;另外,還有太太在先生離家工作時幫忙操持農務的例子。因此在1992年農業人口縮減到總人口的11%,而我們發現當時鄉村和都市的生活型態幾乎是相同的。

 

4.農耕成為副業

約在1900年時,有34.3%的日本農業人口是全職農人,33.6%的人口是以農耕為主業另以其他工作為副業,而有32.1%的農業人口以其他工作為收入的主要來源以農耕為副業,到了1992年,上述比例依次為16%15%69%,其原因部分是因每戶農家可得的耕種面積有限(平均4.3公頃),故僅靠農業並不能維持基本的生計;部分也是因機械化減少了稻作農業的勞力需求,隨著農業人口減少至5%,農業成為副業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5.農產品相對重要性改變

二次大戰前日本農業主要是種植主食稻米和小麥,雖然如此,供應量卻低於需求量的10%,必須依賴進口來滿足需求,至於蔬果方面日本本身可自給

自足。牛在當時不僅被當成役畜飼養還可供食用,而豬肉、雞肉和雞蛋也是國內自行生產供應。當時,酪農業並未受到重視。

油菜子和可製成日本蓆的燈心草產量極多,在1930年代,蓆和製蓆原料和其他相關商品都在出口的項目之中。

養蠶業是日本農業另一項特別的特徵。其實養蠶業在日本歷史上很早便有記載,但直到18世紀初日本的封建時期才遍及全國,而利用養蠶業所提供的蠶繭製造蠶絲的家庭紡蠶絲工業亦迅速興起。明治復興時代以來,隨著19世紀末日本海外貿易的開展,美國及歐洲人對蠶絲的需求大增,全國農村到處可見養蠶業蓬勃發展,但基本上這並不影響稻米和小麥的農業政策,因為桑樹可種於山坡地或其他未被利用的土地,並不需和和其他農業爭地。此外,普遍貧窮的農人急切的想在農閒時以養蠶業賺取現金。雖然日本國內對蠶絲的需求此時亦提升,但在1930年以前蠶絲生產一直維持出口為主的趨勢。由人造絲的發明開啟的合成纖維時代對天然纖維工業,尤其是蠶絲業造成了致命的打擊,產量銳減,即使到了戰後日本的蠶絲業仍未能復興。隨著日本人生活水準提升,日本國內對蠶絲的需求增加,但今日卻是由中國大陸和南韓進口蠶絲來滿足需求。

 

6.漁業

身為島國的日本為了獲得必需蛋白質的來源,自古便開始發展漁業。早期只有沿海漁業,不足的需求由湖泊或河流中的淡水魚補充;在明治時代,日本漁業迅速發展,其原因之一是附近有優良的漁場—the Sea of Okhotsk 和白令海峽對日本漁業的發展特別重要。長期以來,日本的漁獲量一直是世界第一,每年超過1000 萬公噸,雖然在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漁業幾乎停頓,但戰後漁業復興且日本漁船遠至印度洋和大西洋,而以遠洋漁業為主。日本島上多數的湖泊、河流和沼澤為日本帶來興盛的淡水漁業,供應了國內人口對魚肉的需求。水產養殖--由人工在湖泊或沼澤中飼養多種魚類,尤其是鰻魚--開始於本世紀初。最初是由東京灣淺海中牡蠣和紫菜的養殖開始,漸漸地其他地區亦開始發展,今日許多新品種的魚都是用此方式養殖。1990年代,由於各國為了保存其大陸棚的資源,紛紛設定了200海浬漁禁區及經濟海域,日本漁業因而衰退;為因應此一狀況,魚類的進口和水產養殖都增加,而日本淡水魚類如虹鱒或鰻魚的養殖成為興盛的產業;至於鹹水魚如hanachi、明蝦和河豚的養殖數量也逐漸增加,相似的方法也用於甲殼類的養殖上,如海扇貝等。整體而言,今日飲食型態以肉類取代魚類為動物蛋白質來源的趨勢,顯示了日本漁業的衰退。

 

7.製造業

日本的工業包含三種型態:(1) 在封建時代或更早時建立的傳統工業,即使在明治維新時代亦幾乎依然維持不變;(2) 在這些傳統工業基礎上發展的工業,各自有著相同或不同的特徵;(3) 在明治維新後,自歐美國家引進的新工業。明治維新時最先受到重視的產業是紡織和雜貨為主的輕工業,然而由於國家提升軍火工業的政策使然,機械工業愈趨重要,大部分現代製造業和所有機械工業之基礎的鋼鐵工業是起自1897年政府在北KyushuYahata建立工廠,而在1901年開始生產;原料、電動車、造船等工業均在一次大戰後興起,而化學工業、原料和人造絲等也是在那時開始發展,這些工業在二次大戰時都面臨致命的打擊而無法迅速恢復;然而到了1960年,許多工廠已重建並開始快速成長。隨著沿岸採油或煉鐵等綜合設施的興建,原料的出口和漁貨的進口更加便利。而日本亦因此很快地成為領先的工業國。此外造船業、汽車業、精密工業、光學設備、電力裝置等的發展特出。日本鋼鐵業以其工廠地點的天然優勢、先進的技術而居世界領先排名之列;造船業的供應涵蓋了全球半數的船隻,而汽車工業的出口量亦居世界第一,同時以石油取代煤的重化學工業也有世界級的發展。即便如此,1973年的石油危機依舊對日本工業造成打擊,從此造船業開始衰退,紡織業亦衰退,改由進口紡織品代替;直到1970後期,高科技工業的發展才又帶動了日本其他工業的復興。

 

8.主要工業區

工廠集中可使現代機械工業的生產更有效率。在明治時代,工業擴散是主要政策,目的是希望能建立並促進現代工業型態的發展;日本的四大工業區京濱、阪神、名古屋、北九洲即是在此政策的基礎下發展。在過去的封建時代,Edo(後來的東京位於京濱區的中心)已有傳統型態的一般商品工業,而名古屋(後來名古屋工業區的中心)有生產棉花紡織品和陶器的手工業,而大阪(阪神區的中心)也一直是繁榮的批發業及棉花相關產業的中心,至於北九洲的工業則是到明治復興後才興起,因此那裡沒有傳統工業。Yawata的鐵工廠是以附近的Chikuho煤田為基礎而興建的,這四個工業區持續成長,幾乎佔了總產量的70%,同時機械和化學工業的工廠陸續興建,且沿著聯繫此四個工業區的 Tokaido San’yo鐵路的工業也一個接一個發展起來並擴展到其他地區。

大戰時這四個工業區幾乎完全被破壞,在大規模的開發計畫下才復原,並進而幾乎擴張到海岸,尤其是沿著Seto Inland Sea 的京濱區和Chukyo,依舊是鋼鐵業、石油、汽車和造船業工廠的中心,另外這四大工業區都有優良的港口。

近年來配合國家區域發展計畫,工業擴散到其他省區,Osta Toyama OkayamaKashima等地區的發展足以和四大工業區抗衡。他們的發展歸功於政府重新分配工業區的政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沿海工業區在日本對做為能源和原料的石油依賴增加的情況下,也出現成長。

 

9-a 能源

戰前日本主要以自產的柴、炭和煤、水力等來滿足國內能源需求,但戰後能源需求大增,故轉而依賴國外進口。1991年進口能源佔總能源的92.4%;煤是發展現代工業必需的能源,而日本幸運地擁有自己的煤田,在明治時期,各地煤田紛紛開採,包括了北九洲的Chikuho煤田和其他許多在Kokkaido的煤田,另外,還有較小的煤田,如UbeJobanKaratsu Nagasaki也都開始開採,到了20世紀初,每年煤產量已超過1000萬公噸,1930年更超過了5000萬公噸。

至於日本電力的開發幾乎是和歐美同時開始,多雨的氣候和坡陡的山區有利於水力發電,當時許多小型水電廠便已出現,但直到本世紀才開始以大型水庫為發電站,主要是在Chubu的山區水源地,但季節降雨量的不同影響了河流流量,如太平洋岸降水較少。因此除了水力發電,尚須以火力發電來支援電力需求;然而一直到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政策一直是以水力發電為主火力發電為輔,二者比例約是8:27:3

戰後大力推展水力發電,大型水庫的興建計畫開始實行,提供了更多的電力供應;同時電力需求大增使得日本政府亦必須興建更多的火力發電廠來因應,1960 年代水力和火力發電各佔總供電量的一半,但不久火力發電比例超越水力發電,約是2:8。今日世界其他各國的教科書所強調的水力發電對日本的重要性已不再符合實際情況。

二次大戰後火力發電已由戰前對煤的利用轉為利用石油,1960年起日本許多煤田已停止開採,目前煤年產量是800萬公噸,主要來自KyushuHokkaido 煤田,今日主要用以發電的燃料是LNG 重油和原油。

日本國產石油不受重視,現今國內燃料的開採主要是天然氣,但產量很低,只夠滿足小部分需求。自1990年起日本開始興建核能電廠以供應工業發展所需的用電,大約供應了總用電需求的24%

 

9-b國產燃料

多山的日本自古以來主要使用的燃料是木材和炭,大部分地區冬天家庭是以炭盆來取暖;隨著較冷的Hokkaido島的開發,其上的居民漸使用燒木材的爐子取暖,更稍後轉而以煤替代木材。但在其他島上居民即使在明治維新時期依舊以炭為家庭主要取暖及烹飪燃料的來源,煤爐的使用只見於大型公共設施中,如學校、政府機構或大商店。20世紀初在較大的城市中,炭和天然氣同時都用為烹飪燃料--日本是世界主要炭的生產和消費國。然而現在日本炭的產量稀少且幾乎不用做一般家庭燃料,電也很少用作取暖和烹飪的燃料來源;各種由無煙煤製造出的煤球和粉狀炭大量使用於一般家庭。

戰後自1950年起,石油和電取代了以前使用的燃料,煤油爐和電暖器主要用以取暖而瓦斯爐則主要用在烹飪上;電鍋、烤麵包機、電視機、冰箱等國產電器和其他電器的使用愈來愈廣泛。之後很快地,冷氣機出現在辦公室裡,不久後也使用於一般家庭中,到目前為止,城市裡約有71.7%的家庭至少有一部冷氣機,目前的型態是以汽油、瓦斯為家庭燃料,而在其他方面則使用電器設施。在極短的時間內日本一般家庭各種燃料的使用和設備出現徹底的改變,

the kotatsu是日本傳統取暖的主要設備:在地板下凹處放置炭盆,上面再放以毛被覆蓋格狀架,一家人坐在地板上把腳放在裡面,上覆毛被。現在則是被一種當作桌面用的板子取代。電kotatsu則是利用電力來取暖而非利用傳統的炭。

 

9-c.                                             地二乙  牟彩雲

 

    煤是日本少數礦產資源中較豐富的,明治維新政府利用煤來建立它的工業現代化及復興國家。雖然煤層很薄且質量不佳,但在Edo 之前就已經有從Chikuho挖掘煤礦了。在明治時期,因從美國及歐洲引進新科技,煤床也大量地開採。在北海道的開採雖然較晚,但這的煤層厚度大,質量也高。

    快速的發展史的工廠、鐵路對煤的需要更加速進行。在1878年,生產和消費量只有870000噸,但在1906年前以高達10000000噸,到1924年前已超過30000000噸,在需求量高的二次大戰期間,有時高達60000000噸。雖然工廠已逐漸使用電力,但發電廠對煤的需求量仍高。

    日本的煤床主要在九州的Chikuho,北海道的石狩山地和夕張山地,本州的Joban,宇部和Omine。另外一小部份的煤在九州,但光在Chikuho就有全國產量的一半,北海道佔四分之一,其他所有的煤床佔另外四分之一。

    在二次大戰期間,所有的煤床都開採殆盡,雖然後來有些短暫復興,而且還有新科技的引進, 但仍舊不能挽回從前的盛況。因為能源開採已經轉向石油,而且煤層的枯竭及開採的成本的提高都使煤的需求下降。所以當日本進入高經濟成長時,煤礦工業卻迅速下降,礦場一個接著一個關閉。不到1970年,在開採的礦床只有戰前的一半很快連ChikuhoJoban都關閉了。目前每年產量約8000000噸,大部份在北海道和九州

 

9-d 石油

 

    日本國內的石油生產,最大產量時只佔國內能源用量的10%,提供國內石油消耗量的0.3%而已。在新瀉和秋田平原的油田從19世紀末開始開採。雖然如此,但在一次大戰時,石油需求量大增,儘管藏量不多,但油田仍有進一步的開發。那時產量每年超過3000000公升,但總是供不應求。在天然氣方面,從Niigata平原所產的天然氣提供了新瀉縣化學工業的基礎。

    在二次大戰間,鑽探技術的進步使新瀉及秋田平原與沿海地區的油井可挖至1000公尺深。雖然如此,石油產量並未顯著增加,且不久以後,日本轉向以便宜的進口石油為主。從那時開始,日本的家庭與工業能源越趨依賴進口石油,消耗量急遽增加。

    雖然國內石油生產不多,但日本卻有相當多的石油精煉廠。日本進口的是原油,是世界進口的第二位,原油進口後,再提煉成石油或石化工業所需的重油。但從二次大戰後,作為此種用途的煉油廠都在太平洋沿岸,石油是以混和成分較多的形式出現。

 

10-a 日本勞動和雇用體系

 

    明治維新剛開始時,日本一集產業佔了超過90%的勞動人口,但從那時之後,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比例逐漸下降。即使如此,在二次大戰前的比例仍有50%,二級產業佔全勞工的20%,三級產業佔23%。這時女性勞工比例比今天要低的多。從一職業轉到另一執業的情形很普遍。另外,當時人口成金字塔型,不像今天成彈頭型,所以那時中老年勞工人口比現在還少。

    從二次大戰起,一集產業的勞動人口迅速降,二及產業逐漸提昇,三級產業急速增加。現在一、二、三級產業佔的比例分別為7%34%59%。從那時起,勞工人口迅速增加,女性勞工也是如此。伴隨著這個現象的則是出生率、死亡率降低,平均年齡提高,目前男性約76歲,女性約82歲。

    日本的失業率很難與美國或歐洲比較,因為它有其獨特的雇用系統,例如終生雇用及年資體系。目前失業率都維持在2%3%之間。

    另外一項較大的改變則是工資水平。到二次大戰前,工資比工業化國家如美國、歐洲等都還低,但大戰後每年工資逐漸提高,一部份是因有強大的聯合系統,另一部份則是對工資的意識型態改變。

    1960年代,平均工資約為1000元,1970年代已經超過3000元接呼和當時歐洲國家相等。1991年時工資已經調到26920元了。(工資是轉換成美金與其他國家比較的,但兌換率已經改變了許多)高工資水平對日本產業型態造成影響,再加上有年資的計算,使日本工作年齡變老,這是目前日本面臨最大的問題。

 

10-b 公司與員工

 

    日本二次大戰後的雇用系統:終生雇用及年資等級的計算,使日本人對公司產生一種效忠性,對於美國或歐洲人來說是難以理解的。公司經常有擴展的活動,也增加員工名額,讓年輕人有機會進入。1960年代後半期,高經濟成長加上年輕勞動力的擴展聯合基金,吸引了許多年輕員工,這些年輕人都是在戰後嬰兒潮中出生的。

    從員工的觀點來看,因為從被一家公司「接受」開始,他的薪資和階級是會每年自動調升的,因為有這樣的期盼,所以若轉到別的公司,對他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他一直待在原公司直到退休年齡,他的退休金將會相當豐富。因為既然公司的擴張可以帶來更多的行政職位,更高的薪資,所以一般員工都為公司奉獻,即使犧牲自己生活或家庭生活都沒怨言。

    大企業經常提供低房租的房子給員工,或是以低利貸款給員工買房子,同時也提供許多相關的福利措施,像是醫院、診所、托兒所、觀光區低價旅館等等。這些都促使員工對公司的認同,以本國的「公司團結系統」來對抗西方的職業或貿易系統。因此,在國外員工對抗老闆的情形,在日本看不到。這是因為勞資雙方都各所利。

    一直持續到最近的高經濟成長,在1973年的能源危機時,似乎也經歷了一個轉捩點。從那時起,經濟成長緩慢下來。不僅如此,年輕勞動人口的下降,年老勞動人口增加的情形也出現了。這種轉變的幅度使的公司的雇用型態,無法維持和以前一樣。同時,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與認同感也逐漸下降。因為生活水準的普遍提高,員工對從一公司轉到另一公司的排拒性也降低了。近年來薪資與能力相符的呼聲也逐漸升起。這些趨勢結合成一個日本今日所面臨的最大問題。這種與美國和歐洲類似的型態似乎即將出現。

 

11 貿易

 

    因為缺乏自然資源,日本依靠貿易來維持生活水準及工業化國家的地位。貿易從明治維新開始就一直是國家政策的重點,國家也朝這個方向努力。在19世紀末期,日本的國際貿易開始發展。這時美國與歐洲剛好需樣日本生絲的大量進口。這對日本來說是一大好時機,它可以進口現現代化所需要的產品。直到1930年代,日本都為持著出口生絲及絲織品的大宗地位。

    20世紀時棉織工業迅速發展,棉織品也開始外銷輸出。因為一次大戰時英國、法國、德國棉織貿易的停頓,日本棉織貿易的出口才取代了其他輕工業的產品。此時主要進口視為持眾多人口的糧食、生產所需的機器以及棉織業所需的棉花。棉花在20世紀初仍居出口的第一位。

    美國長期以來都是日本戰前的主要貿易伙伴,約佔總貿易的三分之一。第二重要的是東南亞國協,但當日本在亞洲的地位逐漸強大時,貿易中心逐漸從美國轉到亞洲,最後日本對亞洲的貿易超過總貿易的一半。

    二次大戰時國際貿易萎縮,但戰後又復興起來。從1960年代起,日本經濟開始擴張,在1992年,日本的出口佔世界貿易的9%,進口佔6.6%,排名為第三位,僅次於美國與德國。

    綜觀日本的貿易伙伴,美國排名第一,其次是東南亞國協國家,在其次是亞太地區的新興工業經濟體,最後則是歐洲共同組織(現已改為歐聯EU)。在1992年,日本對美國出口佔總出口的28.2%,從美國進口約佔總進口24.4%。因此,日本對美一億元的貿易順差佔總順差的41%,超過了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的一半。這也就是為何美國得日本工業產品的進口限制,主要是汽車、機器及電器產品,甚至日本服務的進口都有限制。日本對其他國家也是貿易順差,除了與中東和大西洋國家以外。所以連歐聯也限制日本工業產品的進口。

    日本的輸出品99%是工業產品,但近年來工業產品也在上升中。這是因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新興經濟體的競爭,日幣升值的影響。日本每項進口比例如下: 石油及相關產品佔15.6%,機器12.5%,魚貝類5.4%,布料4.8%,液化瓦斯4.4%,木材3.3%,肉類2.8%,煤2.8%。大部分的進口產品來自東南亞國協及新興工業經濟體,這些國家專門出口發展工業所需的原料。

    西歐大部分工業國家的出口率約佔GNP20%,雖然美國有較高的GNP,但出口仍只佔6%而已。有些日本人認為即使日本GNP排名世界第二,出口率佔其15%以下,但是仍有貿易擴展的潛力。前面提過,自從1970年代以來,日本以從重工業取向轉為高科技產業取向。工業轉向的同時,貿易型態也改變了,因為有大量的貿易順差,日本與西歐、美國的貿易衝突也提昇到政治層面上來。

 

12 國民生產總額

 

   國民生產總額是一國的生產技術及產品的總貨幣價值,扣除原料及其他必需品花費之後的結果。這可以代表一國的收入情形,日本戰後經濟快速成長,GNP也就顯著地上升。1953年,GNP只有235億,1926年升到422億,19712084億,到1975年已高達4895億,僅次於美國。還不到1991年,GNP就到了33372億了。然而近年來有專家指出,一國的富裕情況不能只以GNP來判斷。

 

13-a 交通網

 

    在封建時期日本就已經有遍佈全國的公路網,雖然那時的品質相當差。明治維新後,鐵路和海運發展迅速。但一直要到二次大戰後,才有高品質、全方位的公路網。雖然從1930年代開始,就可以見到許多汽車、卡車,但是日本當時的經濟情況不佳,公路只有在部份地區建築而已。

    當時儘管公路不足,但鐵路卻是廣泛且便利,人們及貨物大都藉鐵路運輸。日本的第一鐵路是從東京到橫濱,建於明治時期的第五年(1872),其他地區的鐵路也相繼建築。日本政府從19世紀末建築的鐵路整體而言是補充的狀態,私人企業所建的鐵路躍升分佈全球各地。但從1906年日本決定將鐵路國營,所以有部份的私人鐵路被政府併入。儘管如此,私人鐵路仍繼續興建,國營鐵路也快速擴張,遍佈全國。而此時私營鐵路經營據點集中在大都市附近、風景點、遊樂區、溫泉區等等。

    二次大戰後,汽車時代來臨,公路建築計畫完整,國道及省縣道公路網調配良好。目前日本全面的汽車道及快速道路正在興建中。但在同時,鐵路卻走向下坡。由於公路發展,鐵路乘客從196567%降到1989年的29%。相反地,利用公路的乘客從196532%升到1989年的67%。鐵路運輸也從1965年的31%急減到1989年的5%。在這24年間,搭乘鐵路的乘客已經降到剩下不到一半的人數。如果扣除利用Shinkansen和都市通勤線的人數的話,那麼使用普通道路的人數實在不多。

    在鐵路下降期的中間,快速鐵路Shinkansen 便開始興建。1964年,Shinkansen 便在東京和大阪興建,而且現在已經擴展到北邊的盛岡,南邊的九州,日本海岸的新瀉。平均速度是170km/hr,最快可達240km/hr。雖然速度比法國與德國的稍微慢些,但日本Shinkansen 的乘客卻高出德法許多。所以鐵路的運輸在日本經濟上,仍舊扮演著重要的地位。

 

13-b 空中運輸

 

    在二次大戰日本的空運路線只有從東京經過大阪到韓國與中國,另外一條則從東京到太平洋的塞班島。戰後日本空運發展快速,國際線遍佈全球,每年載客超過一億人。在Narita的東京機場也作為與全球主要國家交通的據點。

    國內線主要分為2區,一是東京--大阪--福岡,另一是東京--札幌,航線上都已經有許多省縣市在內。在日本西側,航線集中在大阪,然而近年來,東京和大阪機場因為太擁擠,所以現在Haneda機場正在擴建中,而且新的Kansai機場(原大阪)將預定在1994年啟用。

 

14 都市、城鎮與鄉村

 

(A)東京

    在封建時代,東京叫做Edo,是Tokugawa幕府(1603~1867)的總部,也是政府的實際中心,雖然京都才是官定的首都。Edo在封建時代就有顯著的發展。從明治維新開始,Edo改名為東京,也成為首都和王室的宅邸(將舊幕府的城堡改為新皇宮),更是日本政治經濟中心。甚至在18世紀末,Edo的人口估計約超過一億人,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都市。東京人口持續成長下,目前以居全球都市人口的第45位了。(計算標準不同會有不同的結果,而且同一年釐,各國都市人口數字不易獲得)

    日本的行政系統是將全國分成47個縣,每個縣都有自治政府(雖然比美國51個州還少)。每一縣區內都有都市、城鎮及鄉村,而且都各有「自治政府全」。東京,除了是首都外,也是獨立的都市行政區,所以就某方面而言,它有雙重功能及特色。都市自中心向外擴張,實際上在行政上也影響了鄰近縣區。1990年的人口調查顯示,東京23區的人數有8163000人,但實際上它的行政區包含了某些人數稀少甚至無人及海上島嶼。

    像東京這樣一個廣大且具重要性的大都市,在某些方面仍有待加強,堧就無法與世界各大都市並駕齊驅。像是在排水及下水道系統、防火系統、公路、公園等等。東京也同樣地面臨都市常見到的問題,例如:空氣污染、交通阻塞、污水、噪音等。這些問題在都市的中小型製造業及沿岸的重工業帶特別嚴重。另外,東京港目前已經挖深,發展成和橫濱與神戶同等級的貿易港,而且還必須處理所有相關事務,像是票據交換所及倉庫區等。日本最大的工業帶Keihin的中心所有事務都由東京港來處理包辦。

(B)都市計畫

    日本很多的都市是由18世紀初的莊園發展而成。因此愛都市計畫時也與當時的原則一致。明治維新的現代化計畫,對這些舊莊園來說似乎不太有成效。在完善的計畫下,行政機關、學校、都市內部鐵路線及其他相關設施都如火如荼地進行,但莊園地區仍沒有開始進行全盤的都市計畫或建設。1920年,「都市計畫法」正式通過。對這些地區政府的期望不高,進行規畫時是以「區」來編號,而不是以房屋來編。而且原來的街名也改為模仿歐美的風格。

    之後由於二次大戰後,城市大都被破壞,給日本一個整體都市重建的大好機會。然而,實際上只有部份城市,尤其是名古屋,有完整全新的都市重建計畫。1920年時日本只有19%的人口居住在都市,除了二次大戰末期外,到了1990年時,都市人口以達總人口的78%。人口都集中在少數較大的都市,光是東京、大阪和名古屋就佔了總人口的43%。因此,人口過度集中的結果便導致許多空氣污染,目前漸趨嚴重的問題還有地價上漲、交通阻塞和空氣污染。從1960年代以來,日本就一直努力避免人口過度集中的不平衡現象。國家綜合發展計畫中的工業重置計畫內就有區域發展政策,都市計畫就是依據這些來改進生活及生產環境的。在連續地改革下,日本有針對城鎮中心原有土地的再發展方案;有郊區新住宅區的興建方案;也有圍繞高科技產業的核能計畫。

 

15 環境污染

 

    日本1960年後的工業發展,創造了經濟富裕的社會,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許多嚴重的污染及環境的破壞。都市污染主要有空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和交通阻塞。1960年代初期空氣已經污染嚴重,工廠排放廢氣中含有二氧化硫,嚴重地影響鄰近區域。直到1970年代才有嚴格的法律禁止工廠排放廢氣。然而,近年來汽機車及工廠廢棄中的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NOx)卻逐漸增多。政府雖然已經執行全世界最嚴格的廢氣排放標準法,但只有一氧化碳尚可維持在標準內,氮氧化物在大都市內逐漸在上升中。

    水污染來源也是工廠,不過近年已經有污水處理的手續,清除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所以日本河流、湖泊、沼澤及海岸區的水質有改善不少。然而家庭廢水中含氮、磷比例相當地高,污染了水源,至今仍尚待解決。氮、磷使水質優氧化,最後導致魚蝦死亡。改善睡污染的第一步就是下水道的興建。除了在主要城市外,下水道的數目顯著不足。東京超過90%的區都有下水道,而且在小城鎮及小都市裡,下水道的興建有優先權,所以水質有改善許多。

    日本的氣候潮濕多雨,所以70%的國土都覆蓋著森林,加上平原上也有眾多的植物,所以能維持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然而,二次大戰後,因為不同種類的化學藥劑及肥料的使用,還有濫墾濫伐,使的環境受到破壞,生態系統失調,甚至某些生物面臨絕種的危機。地方政府以及民間團體都在推動保護野生動物的政策及運動。

 

16 行政系統

 

    日本的行政系統相當複雜。二次大戰前,因為行政實權集中,所以行政體系也較簡單。二次大戰後,人民普選,地方自治區的型態建立。人民公投選出的地方審議會、法庭,在每一行政區獨自管理,即使在小鄉村、城鎮也是一樣。雖然有地方自治區,但當時的體系下,中央政府因為從稅中得到大部份的財源,所以必須負責對不同區的財務分配。因此在某方面而言,金融權仍由國家掌控。

   日本有國家及省級的審議會,是立法機關,但通常它們的權力不如行政機關。尤其在省及鄉下的立法機關根本沒有實權。Diet是兩院制系統,也是日本唯一的議會與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平權的區域。

    日本全國分成8個區,大部份的區都有政府部門或機關來維持。除此之外,在每一縣都有中央政府的地方辦事處。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看,每一縣也是在雙重行政系統下。

    地方行政體大都有相似的體系,縣辦事處在較大的都市都有分支,而且縣之下再細分,或者以傳統的劃分方式再分,稱做gun(經常有人誤翻成語美國或英國相同的「郡」)。既然都市、城鎮、鄉村都有自己獨立的權力,那麼雙重的行政系統也是必然的。政府層層分級下,人民的生活和地方行政息息相關。同時,現在有人在議論國家首都的功能,也談到立法與司法功能。因為在東京,行至權主導偏重。現在有很多以前政府控制的機構都轉交民營了,例如日本電信公司、日本鹽煙公司、日本國家鐵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