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體制與經濟措施:日本、台灣、南韓的政經關係

Political institu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hip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出處:Johns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New Asian Industrialism,Chalmers(1987)Political Institu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hip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p136~164

譯者:地89 張瓊分(485230586)、陳秉益(485230595)


    事實不會有重大的爭議,即使他們的解釋和說明在經過比較的政經領域中仍有所爭論。1950年代,以1974年的美元為基準,南韓(ROK)每人每年平均收入146美元,奈及利亞150美元;肯亞129美元;埃及203美元,台灣224美元稍微領先韓國,但遠遠落後巴西的373美元,更別談墨西哥562美元及阿根廷有907美元。30年後來,南韓每人的國民生產總額(GNP)提高到了1553美元;奈及利亞(產石油)670美元;肯亞380美元;埃及480美元。1980年台灣(ROC)每人平均收入有2720美元;巴西則有1780美元;墨西哥1640美元;阿根廷2230美元。舉兩個過去二十年來快速成長國家的例子。韓國(1962~1980年)的GNP(以1980年的價格計算,)從12.7億美元增加長到57.4億美元,增加百分之四百五十二。每年平均成長率為8.5%。相較於台灣,1983年期間,倫敦經濟人(the London Economist)指出:「13000萬巴西人的出口量相當於台灣1800萬人的出口量,且也相等於7500萬墨西哥人的出口量-雖然墨西哥人位於美國的門梯口-但其出口量也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多,台灣和南韓在亞洲排名分別是東亞的第四及第五大富國,日本獨占敖頭,1980年日本每人的GNP8870美元,其次是香港4432美元;新加坡居第三位是4298美元。」

這些數字在亞洲的現代經濟新聞中相當平常,隱藏在他們身後的議題是南韓與台灣政府在促成經濟快速成長所扮演的角色,與最近的『經濟奇蹟』與日本早期廣為人知的經濟成就之間的關聯性。但為什麼是政府活動的議題會完全被提出來呢?這有幾個原因,每一個理由都具有強烈的爭議性和意識型態。其中一個便是"Taira s enigma "1982年有一位教授"Taira koji"所寫的,指出「日本的現代經濟成長從1880年代末期就已經開始,與明治憲法(Mieji Constition)劃分日本行政區的頒布及準備剛好同時。1889年至1947年專制政府(absolutist state)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結合已經是個謎(enigma),對日本的經濟歷史有興趣的學者,認為完全無法分開(unraveled)了。」

1974年起,僅管日本已經施行完全的民主憲法但和後來的政治文化發展相比,日本似忽仍保留許多「軟性的權威主義(soft authoritaerian)」,表現在政府機構中,一個極強而比較不受監督的政府(state administration),單一黨(single party rule)執政的時間超過30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這一套經濟優勢若在真正具有政治多元性共存(political pluralism)的情況下,是無法達成。1947年以後(post1947年)也見證了日本經濟以極快的速度成長,似乎已經被認為是政治上軟性的權威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經濟並存,而影響經濟的發展。

日本現在已經攀升至世界第二位多產的經濟國家,將永遠存在不再只是個謎(enigma),對於最近主導有關於人類社會組織的全球思想的主要政治、經濟教條而言,它是個挑戰(challenge)。日本的做法已經對列寧主義(the Leninist)主張控制經濟提出異議,因為列寧主義的論點在於資本主義會導致階級對立(class antagonisms)和政治不穩定,而且建議訴諸絕對的專制(explicit absolution)就沒有資本主義的錯誤及經濟蕭條。日本政府也對英美兩國(AngloAmerica)自由市場(free enterprise)的經濟提出異議,英美認為干涉經濟必然會沒有效率及市場混亂,日本認為他們相信市場機制而沒有明確的政治方向是錯的,

不用說,日本挑戰的關連(the implication of Japanese challenge )不是到處都完全被接受的,而且只是最近才在共產主義(comunist)或英語系的資本主義世界被討論過,無論是共產主義或是西方資本主義的多數外國觀察家,似乎都比較喜歡從軟性權威主義政治和和資本主義之間的關係偏移注意力於日本經濟成就的理論。日本人本身有不錯及充分的理由,在主要的概念選擇上的生產者和承辦商以達成政治理論,在可選擇觀點中,最普遍的是日本的經濟成就被解釋為"日本擁有獨一無二的文化",而且經常追溯到13世紀的鐮倉政府(the Kamakura military goverment)時代社會變遷或是更早,如果這是真的,文化也促成德川政府時代(the Tokugawa era)長達二個世紀或一個半世紀的鎖國政府(sakokuclosed country),同時也是1930年代的軍事主義及1945年戰爭失敗的原因。但不論如何,南韓和台灣的情況必定會使分析家重新注意經濟與政治的關係。

如果戰後的日本已經展現其政治系統是軟性的威權主義而且和它的經濟措施有關係。南韓和台灣是嚴苛政府(hard state)(in the world of Leroy Jone and Sakong),在經濟事務中,至少在南韓,政府一直是資深的伙伴。這些新專制政府和資本主義經濟中的案例使人聯想到確實是依循日本的模式,南韓和台灣甚至已經改進的更完善。事實上,這些新案例已顯現出內在本質(intrinsic)與表面上兩種,例如日本總喜歡強調事件的外表隱藏內在本質以免外人的注目。這可能表示日本的貢獻在於操做非資本主義政府的軟性權威主義之方法,而日本施行的比南韓和台灣成功,由於日本獨特的勞工關係、革新管理技術成為西方報章雜誌報導日本經濟的重要話題,但實際上並沒有重大意義,甚至有反效果,因為他們忽視南韓和台灣在經濟措施上沒有顯著的效果。

Parvez Hasan "世界銀行"的作家,指出:「南韓的經濟發展相當依賴私人企業並且是在中央集權政府指導下運作是個明顯的矛盾(paradox),而南韓政府的角色也比其它透過市場力量,設立較寬的經濟規則和不直接影響的政府重要,事實上政府乎是一個參賽者而且經常對所有的生意或經濟事務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Hasan提出,自相矛盾的解決方法這部分是多數國家主義的存在,南韓,普遍公私同意於經濟目標,因此在較少全體動員的社會,能避免一般國家普遍遭遇階級對立和多元文化共存的壓力。我同意也相信為了達到經濟目標而集合人民一起動員的爭議對依據階級分析的經濟理論有很重要挑戰,但這也證明當被用來做為政策公式的導引時,對戰後的東亞特別無效,(中國大陸也是如此),但Hasan 也提出在干涉經濟的政府和快速的經濟成長裡,什麼是「自相矛盾」?

這裡我們遇到第一個對威權-資本主義關係的重要挑戰。雖然亞洲經濟高成長是深受政府影響,儘管如此,他們的成功不只有這個因素。缺乏訊息而忽略政府在資本主義發展事件中的角色。比如,Milton Rose Friedman說:「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台灣、南韓和日本-都強烈依賴私人市場-經濟繁榮。相較下印度、印尼及中國大陸都嚴重依靠中央計劃,已經經歷經濟蕭條,」

這很適切,可是卻忽略了Park Chung hee s總統 的目的是透過計劃經濟的建立以達成南韓經濟自足(economic selfsuficiency)。台灣一再重複其經濟政策是依據孫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Sun Yatsen s semisocialist principle)新加坡獨大黨採行『社會主義運作』。

    日本的情況,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有被看輕的趨勢,尤其是在1970

代末期經濟開放之後。日本現在也開始討論這個議題,即使政府曾經在經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日本政府以後再也無法這麼做了。(關於排除政府干涉的爭議,而不強調政府在一連序新經濟挑戰中改變角色。)很多人強烈爭論日本私人企業的經濟成長總是比政府的政策與施行重要多了,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1983年作一項日本調查:「外國公司誇大了國際貿易與工業部長(MITI;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在塑造日本工業未來的重要性。日本主要製造商大多是一意孤行,尤其是剛開始投資時,就是這樣而不願意謹慎打算MITI的工業目標政策,這也造成日本的出口物橫掃美國與歐洲的原因。」曾經流行一個標語"日本製造 "Japan Inc.)表示日本的政經關係。此篇文章的作者已發現誤解Japan Inc意謂著政府經濟主導權然後銷滅它是必然的,但是 Taira s enigma關於南韓政府、台灣政府與日本沒有隱含控制、操縱。明白提到威權主義與資本主意的和平共存,這必須解釋。

  爭論的原因,如果資本主義發展的邏輯從社會主義的觀點來探討是很容易被理解。如果探討已形成的東方政治精英(oriented political elite)的存在為了經濟成長是一個基本目標。這樣一個精英為了達到目的,必須提出具體計劃。假使更進一步表示兩個以上的意見,精英是不會對他自己的精英特權的永久性和提高先表態,(在列寧主義體系下一些事是不能被判斷的,菲律賓也是如此。)而且精英份子所欣賞社會主義的市場替代(displacement of market)會威脅其目標,產生官僚主義(bureaucratism)、賄絡(corruption)、喪失生產誘因和資源未有效的分配,因此精英的基本領導任務是如何組織?促使其發展目標與市場機制相容共存。(這是,比如價錢是價值的衡量標準,理論上和實施上做分配的決定。)

發展中的精英份子出現而且走到前面來即因為他們想要打破依存的經濟不景氣和未開發狀態。真正成功的精英份子瞭解他們需要市場保持效率長時間激發人們,且當作是在體制化下貪污的查核,當他們爭論於未開發時,南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南韓在1960年代初期經濟快速發展,而且自從有一個政府指導發展,已經加速成長,重要的機械(principal engine)已經是私人企業。政府擔保經濟發展中央指示和高度動態私人部門之間的關係面對計畫機關有經濟活動以連續改變結構。預先調整一套互相聯絡的困難以供洞察及敘述。假使南韓的計畫被解釋為不只是政策公式還有政策實施的技術,比指示更穩定。政府所達到降低,相當多是個人公司有自己的動機和非動機的巧妙操作,同時這情況也不知不覺表現於操縱經濟中。

 

   先前已有提到日本和台灣經濟的實例,我已列出,在任何資本主義發展國家模式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政治菁英擔保在經濟上干涉市場一致(mark conforming)。Lime Youngil 更明白和南韓的關係,他主張南韓政府的經濟計畫、設定目標及動機平衡是「市場維持(market sustaining)」而不是「市場施壓(market repressing)」,而且分清市場擴增計畫(降低風險和不穩定)和市場施壓計畫(增加市場分裂或借貸的機會所(rent­_seeking oppurtunities)),前者經濟會快速發展;後者則阻礙經濟發展,Lime更進一步提出觀點:「市場不一定需要自然地存在,未達已開發國家最普遍的特徵之一,即是市場體制為開放。」政府承諾發展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便是開發市場系統(market system),且做到市場政策降低企業遭遇不確定性或風險,生產及提供有關投資和銷售機會(sale opportunities 且灌輸人民出口擴張的心理(expansionist psychology),一旦市場系統開始發揮功能,政府必須準備準備開拓機會。制政府雖從未想過市場系統,但私人企業已經先發現,東亞假髮出口工業是典型的例子,沒有政府官員曾經想過或是想像從人類到假髮都可以獲利,東在假髮貿易上比較有利,但從未被注意或估量過,直到政府設定資本體系。

這個系統的邏輯取自於這兩個系統的交互作用而來的,開放系統搭配發展目標,和其他私人系統搭配求最大獲利,此兩者間的交互作用影響兩個系統的自然決定。公共系統的目的為了達成其發展目標,巧妙操縱投入私有管理企業的決策過程,但投入的內容在獲利與損失的情況、出口期望、橡膠原料成本及稅收回饋,仍持續影響。私人系統的內容是在政經環境中,追求最大利益,有限的風險及達到穩定成長,在這種環境下私人系統必須運作,但是產品、市場、及投資的決定是不斷被改變價格和資本的。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計畫不只是指導,也不是政府控制分配系統的部分,計畫已經開始施行--清處表示政治精英所設定的目標,經過一段時間私人企業和家族可以適應--但是計畫也訂定一些標準透過操作的政府官僚改變內在本質及非內在本質,或者直接干涉企業標準,真正的指導計畫成功不需要一個好的有效的測量,一般計畫應該會完滿達成,指導這個系統的聯合作用未達到預期的成長。當環境改變要求暴跌和重新組織--石油危機之後,經濟計畫便無法完成。1973年的石油危機之後,南韓和台灣都已經採用明確的計畫,南韓有五個十年計畫(five five-year plans1962~1986),頭三個已完成,第四個未達得預期的目標;台灣則有六個四年計畫(1953~1975年)、一個六年計畫(1976 ~1981年)和一個十年計畫(1981~1989年),四個計畫已完成,二個未達預期目標,一個則是沒有任何目的。

已開發國家的政治菁英創造出長時間的政治穩定,維持足夠及分配上的平等,防止階級對立或部門發生(sectoral explotation)(土地改革非常重要),設立國家目標和標準是國際導向和依據無思考邏輯『nonudelogical extral referents』外部的指示、創造(或至少承認),官僚的菁英能夠經營這個系統,而且從直接政治影響隔離他自己的官僚,以致於他們可以在科學技術起作用。那不只獨佔經濟管理或決定能擔保全職,允許意識型態困擾他們的思想,承諾承認政治多元化共存的發展,那可能挑戰政府的目標,或者浪費可貴的資源,藉由壓抑不重要部門(政府差別對待他們,而且忽視他們的存在。)。

為什麼這種政治體系一般會是威權主義呢?最早和明確的理由是了達到政治穩定和長期決定這套系統。政府的持續可藉著明確的威權主義做到,或是控制這套系統,然後完成政治力量的壟斷。這種表面威權主義的政治壟斷會消失於開放的政治,但政府應該瞭解他們最後合法的不是他們意識型態上的主張( ideological pretension),如列寧主義只是一項工具,Edward Mason 和他的助理曾說:「在韓國確定政治穩定,在企業活動領域中,傾向增長時間水平及提出製造更多可行的貿易選擇。」

威權主義超強地影響體制,造成副作用,比如說人權的壓抑,(同時政府也沒忘記威權主義是世上最普遍的政治制度形式,但權威主義是很少產生非常快速的貿易平衡,公平地分配經濟成長。)日本從1955年起,我們必須提起這項替代,日本人的普遍委婉之詞,這限制在tatemate (一般規則)和honne(實際社會事實),為了討論的目的,我採用了速記標語" 軟性政權主義"在日本得實例中意謂;戰前明治時期及、早期Showa eras時其的威權主義和戰後一黨政治壟斷的模式。這個議題經過分析,認為此政治系統最初並不是自然形成的,但對日本而言,能習慣於有效的兩黨政治系統的經濟管理是相當重要,不是1947年憲法中固有的能性。

一般說來,日本人精通使用最少量的政治權威主義去達成經濟穩定成長。即使他們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屈服於潛在所有權威主義的陷阱中,被菁英力量所消耗、思想體系、發展目標的替換。一般日本人透過許多普遍和不平常的改革計畫掩飾及改善他們的軟性權威主義系統。君主政治或民主政治、正式或非正式主義限制獨裁者,比如直接選舉,政黨派系及一個政治菁英和經濟菁英之間力量完全平衡。(日本在二次大戰期間是唯一有軍事戰爭力量,再用程序管理(a processual manner)以改變政府的領導者。)統轄老人醫學管理的政治家(genro,sempai-kohai relationship);在日本得傳統體系中,管理與體制出現規定之間的明確分離,而且有系統的政治菁英教育訓練(the systematic naturing of a  meritoxratic elite),日本從明治時期在許多情況中已經飽受嚴重的政治不穩定,包括行刺、貪污緋聞及大量的抗議活動,但政府以不免特殊不穩定和和政黨及他們的施行的關連性。

南韓表面上一個民主國家,然而實際上確是軍事主導由單一黨體制控制,對外是封閉。如果不是在意識型態,對日本在1930年代至1940年。不論是攻擊或防禦,Park Chung Heet(朴正熙) Chunm Doo將軍的政權是不相干的,我的觀點是雖然1960516日的軍隊帶來威脅發展中的政治菁英和經濟發展叟需要的政治穩定,Park總統個人的規定,尤其是頒佈維新憲法(Yushing Contitution)之後,使得這個體系對政治分裂比已經存在的更衰危,藉由騷動(turmoil)和支離破碎,接著19791026 Park被殺,Had Park1970年代初期離開 Taege)而且篡奪重要政治家的角色,監視自己謹慎選擇繼任者(這已經成為南韓的genro,不是明治時期的模式,但是Yoshida dhingera in oiso)他現在成為南韓最高領導者會被猛烈抨擊,而且大概仍然活著(1961年時他在軍隊才四十四歲)。

台灣不同於南韓和日本,台灣不曾要求民主,公開上,認為中國國民黨(theKuomintang)的一黨管理是正當的,是為了孫逸先六十年至七十年的理論,私底下,因為共產主義中國的威脅認為一黨治理是正常的,這種政治危機是由國際分離引起的,及為了維護台灣島上的穩定,當中國大陸仍寬容地張鋪地毯以示歡迎回歸中國大陸。儘管如此,台灣是極明確第三個威權主義的國家,且經過1986年依靠領導成功的實在例子,這不是在爭取選舉或是刺殺上的成功,但卻是所有方法中最古老的,採取世襲(lineal descent)由父親傳給兒子,,簡單地說,台灣和南韓已經採用最輕的權威主義達到最好的效果,可是卻沒有任何例子去支持這個觀點,有可能是他們做的比日本權威主義更成功,這裡的deshi不再等於sensei,即使在其他標準中台灣和南韓已經在教師實力方面已經改善了。

我應該回到軟性威權主義的主題和其他資本主義發展國家的政治特色,然而首先,為了簡短敘述,我喜歡擷錄論文,四倍多的(fourrhold)東亞高成長體系的結構模式,此模式的重要基本要素是更穩定的規則,政治菁英不加施政治要求(如損害經濟成長),私人企業和公家機關之間的相互合作有一個領導計畫的機關全權指揮,大量和持續投資在每個人教育所需和政策相連結以促使快速成長的財產能被平均分配,而且一個政府瞭解國家需要應採用並顧慮經濟投資該根據價格機制的方法。

這些基本要素在日本、南韓和台灣體系中,雖然輕重不同,但歷史發展模式及貿易替換(trad­-offs),這卻是勝過其他國家之處,還有一個例子即是可變動的目標,這模式自己本身依舊會保留,但政策上官僚自治權,公家和私人合作投資及教育和均等全上投資的程度,而且強調本質而隨著時間改變操縱方式,改變是反應資本主義發展國家的成長曲線多久會下滑,且也反應外在與內部對這個系統的震撼。

一般來說,政府的角色和極權者干涉的信任程度被實際或是預期的危機情形所擴大,我所指的危機情勢不只是明顯的危機,比如1973年至1979年期間,石油價格上漲。但類似這種事件如;成功的奮鬥、與盟國關係破裂(比如台灣和美國之間)高長的經濟主義、從勞工密集產業(labor-intensive)轉變為資本密集或是人力資源密集(knowledge-intensive)產業的工業結構、報酬均衡(balance of payment)的限制(squeezes)、嚴重的匯率(exchange-rat)變動。當危機情況減輕時,在這系統中內在的平衡可能違反從公共部門走向私人企業的情勢,如我們所知的日本,在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期,有時候多數走向私人領先或主導(private initiatiive)是一個趨勢,這反應政府的政策搶先於外國人的評論或是對本國的不穩定(domestic unrest)沈默,或是對情況負責,也會背對內部瞭解的人所掩飾,依我的看法,公家和私人部門之間正在改變關係,是有週期性不會是長時間。這個系統的邏輯依然不變,即使他們的特殊結構已經相當有彈性。經過討論這個系統之後,從資本主義發展國家轉變為資本主義受限制的國家是有可能的,卻使該國走向更發達的工業政策開發出來。

我知道這種模式,或曾有這樣的問題}到什麼樣的程度?Park Chung政府在某些意識上,對南韓真正10%的成長的一半或衰退負責任?~而且不是Leroy Jones Il Sakong的理論,這類問題的經濟專家相當充足非獨自存在的在任何理論模式中假設國際政府的干涉是一種獨自變化有很嚴重的思想邏輯問題,這包括歷史性問題(可能是因果關係強於其他政策干預),時期性的問題(在實情中,錯失承認長期固有的趨勢),前專性的問題(因國際結果造成隨意起伏的錯誤)等等。然而理論也有產生嚴重問題的時候,經常必須具有篩選政治因素、計畫和領導能力。

在短時間公開(presentation)是不可能討論出30年內所有已經影響三個不同成長的因素,(比如,直到1930年能源便宜,美國政府一直支助到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中期國際商業系統穩定,這三個國家都施行土地改革。)對我言,充足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充分比較的資料和一個足夠大量的選擇理論已經深深被發掘出來反對南韓、日本和台灣經濟快速成長是偶發的現象,是在一個有利的國際環境中或是政府的角色被誇大其重要性。大多數的事實已經證實非政治理論有助於東亞的經濟成長,東亞的經濟成長已經等同於其他國家(,例如墨西哥有石油,NATO成員如希臘、葡萄牙和義大利。),甚至更優秀,是有相當重要的因素。

我的內容是日本南韓和台灣以在各方面促使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結合,在西方世界所無法超越的,有不同的貿易替代(較多是措施,少有政治參與。)為了針對這個事實加已說明,我該提出一些相同點和益處。以下是資本主義發展政府理論中七個主要要點。1.經濟金融控制 2.勞工關係 3.經濟官僚自治的程度 4.藉由該國主要的經濟伙伴的關係,重府被迫開放至何種程度 5.國家內不與經濟指導控制之間的平衡6.特殊私人部門組織一般貿易公司和政府偏愛工業聚集(industrial conglomerates)日本被輕視為zaibatsu(金融集團)且更是為Keiretsu(工業團體),南韓是Chaebol,台灣則是為Caifa 7.外國投資的角色。

金融控制

沒有地區能比東亞高成長的經濟顯示更多創造力比前面的國家更有獨創性,完全沒有思想邏輯,容易操縱公共內部做為私人儲蓄和投資。一個橫跨日本香蕉進口1950年代的連線系統到台灣將一般黃金作為公司的賞金,那年公司的出口超過美元100百萬。那是不能在這裡討論其內部本質的不同。Lim 自己列出1976年後38各不同的出口改進政策工具,或是周全考慮什麼樣新的本質會被創造出來,當老一輩的人必須被遺棄的各種理由(負作用、國際同意反對關稅障礙等等)

然而,獸醫個所有三個經濟忍受的特徵是政府依賴金融和貨幣(montary)工具去指引及控制私人活動,這些方法經常是非正統的依據歐美(Anglo-American)的標準,尤其在他們強調資本供給工業,最初是透過銀行系統,南韓即是一個例子。

南韓的財產平均約80%是來自銀行的體系借貸和其他市場,包括the curb market whereas】南韓的股票市場就是被用來籌措資金的工具,剩下的20%是來自國內金資源,相較於美國公司間多於50%的國內金融。

依據則的工業金融的結果是強有力的政府內部為了替國人儲蓄透過銀行系統(或是透過政府銀行例如郵局儲蓄系統)以防止高度影響外國公司的獲利),來自聘持有者或安全分析的自由政府保險業(government underwriting),標明國家銀行全部負責,使政府有能力藉著操縱價格來分配資金,可是他們為了讓銀行自由運作由私人管理。在南韓,施行經濟政策最有效的方法,無疑是控制銀行借貸(bank credit)和外國借貸者的途徑(access to foreign borrowers)。

今日的日本可能被認為不再適合這個模式,因為它大部份的成長改善動機和控制已經是必須或是排除來自國外的競爭者的抗議一連串的過程,然而雖然一些金融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的法案已經出現,政府的郵局儲蓄系統和未分離投資預算(invest budget)(金融投資(the Fiscal Investment)和借貸計畫(Loan Plan );zoisei toyushi kerikaku)仍然完整且照常發揮功能,是日本最重要的投資機構中的兩個。1982年期間,日本郵政儲蓄系統控制的財產四倍於世界最大商業銀行(the Bank of America)的價值,郵政儲蓄系統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金融機構,為了全權掌握一些公共投資及為人民爭取建設經費的官僚(Pork-barrel)。郵政儲蓄的保障及終身壽險(life-insurance),從19822月至2986年共計有290億元或359.5億元,1美元等於240日圓。美國銀行的儲蓄19811231日止有96億元。(當時日本銀行有很多是儲存在郵局,因為日本當局藉著法律,提供小額儲蓄者高獲利率)。

     以銀行為基礎供給資金仍是日本系統的特色,1972年至1981年這段期間日本大公司基金的來源幾乎沒有改變。1972年公司擁有的基金,75%是透過向銀行借貸止有19%是共籌基金,這個數字至1981年仍維持在68%是借貸21%是自籌基金。直接融資依舊保持固有的特徵,不只是新開發中的國家以開發國家也一樣,如日本。雖然這個系統無庸置疑會限制國際資金的流通,在地方上,由於權力和短淺的政治視野相連結,這個系統依然會存在。和南韓的關係:

南韓政府已經見到國內外資金的控制是政治與經濟政策的重要要素,南韓堅持重複過的主張,讓股票律動和競爭在獨立的金融機構中主導資金的分配,(南韓很少生意人主張這個政策),相反的政府一直使借款利率(loan interest rate)維持低於一般平衡狀態且普遍干涉,雖然一般都是非正式的,在資金分配上。這個原因也表現出政治和經濟兩面:借貸的手法可以被用來流通生意人的資金做主要經濟方案,如出口貿易提昇或機械和石化工業的發展,站在政府的立場,他們想要保持控制和來自商業社會的合作。南韓所有的商家,包括最有勢力的商人,也已經意識到需要政府維持良好的關係以保證繼續貸款的優勢和避免有tax officials稅收的煩惱。

台灣金融操縱和貸款分配對於經濟成長的重要性與南韓一樣,但是模式卻有不同,台灣政府傾向依靠貨幣而不是金融政策(fiscal policies)的減稅(tax break) 和高貶值(high-depreciation)的津貼,不是採用借貸方式去鼓勵民眾投資在某些產業(sector)上,甚至大多數的台灣人借錢發展政府擁有的企業而不是去大公司上班,台灣和南韓的政府產業相當大。1976年國營企業佔台灣國內生產的22%,但是南韓只有9%

勞工關係

外國分析家經常讚美"日本獨一無二的勞工關係"是日本經濟成功的主要關鍵,日本勞工沒有影響經濟是因為勞工並沒有反對科技改變,即使是保護勞工的團體和聯合工會也避免反對,採取政治力量是比較有利於國際經濟競爭,同時也假設這個制度也提供有利之處--如企業不聯合主義、非終身雇用(semilifetime empolyment)、退休金標準(seniority wage scale--依靠文化傾向的重要程度。然而,日本的貿易聯合行動的弱點,可能依賴只藉由政府和管理的社會工程如同文化因素一樣。

南韓和台灣的情況類似於日本和平的勞工關係,但是台灣和南韓確是透過更直接的威權主義手法達到目標。Lim:「在南韓,永久的雇用措施或對公司的忠誠並不存在。而且沒有最低薪資標準,罷工和關店是屬於非法的,南韓估計有8百萬勞工,只有850,000是工會的成員,加入工會的比率只有10.6%;日本30.8%;美國23.6%;德國45.1%;英國59.4%。」

台灣和南韓相似,台灣有採用基本勞工法,可是這是國民黨1920~1940年在中國大陸時所制訂的。雖然近十年立法院已經討論新的勞工標準法(勞基法),但還沒通過。罷工和團體交涉(collective baraining)在法律上仍被禁止,工會的存在仍是在國民黨的控制之下運作,包括政黨操縱工會主席的選舉和所有工會活動。台灣和南韓的勞工流動率高於日本,但仍未阻礙經濟高度成長,台灣和南韓的年終獎金通常是一個月的薪水或是二個月至四個月的薪水不等,是部份標準工資的包裹,就同日本半年就有一次紅利一樣。這些獎金對家庭儲蓄重要於勞工和平。日本、台灣、南韓在員工退休時都會有契約解除給付一筆金額,不是真正的退休金,這似乎是透過威權主義、自由勞工市場和干涉主義的結合,南韓和台灣的勞工關係大略像於日本,但是沒有日本對外的勞動市場犧牲或是嚴謹的終身雇用系統。然而日本勞工系統的性威權主義普遍受到外國的賞識,1955~ 1970年期間,根據Totsuka的說法:「日本的管理創造一個有人情世故的勞工管理模式,鼓勵員工對他們的領導者忠誠,而且彼此之間互相競爭。這一段期間,管理成功的兩個主要因素,首先,強硬路線反抗軍事團體,導致1960年的石礦坑(Mitsui Miike)失敗,當軍事主義者辭職及更多的改革聯盟,SohyoGerneral Council of Trade Unions of Japan)開始在私人企業對較溫和的日本勞工聯盟(Domeithe Japan Condeferation Labor)失去立場。其次,1955年日本生產中心設立,Sohyo反對;但是Domei卻贊成,此機構使日本的勞工和管理之間的協商系統制度化,如ZDthe Zero defect)和QC (the quality circle)運動。1970年代日本人的管理可以獲得真實工資年平均率增加或減少的2%1960年代已經是5%。」

Totsuka所寫的:「1970年代日本人的管理成功,非常依賴企業工會全面性依循the Domei的路線運作,這並不表示日本的成功微不足道,或者外國人不能從日本的勞工關係學到什麼,工資應該符合國家經濟。」這個相當強調日本的勞工關係既不神秘也不像一些英美作家所說:「文化反應(culture-bound)」。東亞三個經濟高成長的國家,已經藉著貿易工會的運動限制政治的影響力,因為發展取向的力量已經搶先佔領政治情勢,但是因為日本的威權主義較弱,日本必須比台灣、南韓更有創性。這三個國家在補償勞工方面逐漸減輕政治角色,希望透過平均分配和依據生產增加而自動增加工資。

官僚式的自治(BUREAUCRATIC AUTONOMY)

  重要的工業政策必定是長期以來都重要的,與其多樣的面相一致(貨幣方面、管理方面、環境方面等等),且被互補的政治手段所運作。這也必須要表面上的修正( 依據成本及價格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而非單獨是國家的市場),且因為會有些資源便宜地指往高度優先部門,它必定擁有獲得高度優先部門而去達到工作成果的力量,這些事是很難用政治力量來影響的,政治家們試著尋求大眾的支持,在短暫的競賽中,且在政府走後門者是決不會缺乏的,若不以他們的成就和前景來看的話。

  政治領袖若想履行一長期的工業政策,必定要在他們的關鍵經濟決定上有非政治性考量的包容力。若交給一個非政治化的菁英份子,便會正常地達成目標。不被某些直接政治壓力所左右,而能把他所下的決定視為正當(舉例來說,聯邦儲蓄銀行(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及美國財政政策的控制。在這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這種從政政治權(depoliticization)藉著在統治和支配下而分隔保護。政客確定主要的目標,因政治上的壓力而保護技術上的官僚政治,執行「安全活門」(safety valve)。當官僚犯錯時,且要接下當腐敗醜聞以東窗事發時的爛攤子(這些醜聞在政府參與任何經濟活動時是無法避免的),政治的官僚執行經濟上真正的計畫,調停及導引。

   官僚是從何而來的呢?最先一定是在這社會體制崛起的高技術人員,而這就是為何日本、南韓、台灣會將教育提昇至高水準的重要原因。也許這三個國家與其他亞洲共產國家不同的是它們對菁英的嚴格教育,一旦官僚位在適當的位置,重要的議題變得能獨立於政治領導階層之體制外。政客並不想失去它們的權力。

而官僚常相信它們應獲得更多權力,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不穩定的,而在這體系內的領導者的最大任務就是去維持政客與官僚間的一個平衡局勢,統治和支配從未完全地分開來,但在某種程度上為了在社會上加入戰略性的目標,會有強硬的威權手段,但非官方部門還是存在的。這三個東亞體系都已達到了一個可應用的官僚意見和獨立在它們的政治結構中,經由歷史事故,學習及有機敏的領導人物而結合。

    日本的官僚政治在一九三十年到一九四時年代開始展現實力,為了對抗那時的經濟蕭條、侵華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指官僚)在聯合佔領時期和一九五時年代初,當主要的對手-軍方處於衰敗、破壞時且經濟重建和獨立為當時國際注目的焦點。自從一九五五年的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且鑑於一九四七年的民主章程),官僚有去和政治菁英分享權力的權利。從一九五五年到大約一九七二年,一個Sato時期,一個安定、沈默的分離模式、在日本的統治與支派階層之間,這也是日本的一個不確定的高度經濟成長時期,自從一九七二年起政客已經茁壯,這進程已經被新的危機所延緩,所以又得在追求非政治化的政策(舉例來說,能源保護、貿易自由,而這情形已被多方面政治的和管理的菁英所侵入而延緩下來),但日本的經濟官僚相對地在一九八時年代早期擁有的獨立性不比一九五十年代多。雖然如此,只要這自由民主黨持續控制國會,日本官僚就會獲得更多比在任何進步工業民主中的政府官員還多的權力和自治權。韓國的例子是被軍事力量所造成的決定性改變。以一個廣泛的、社會學的觀點來看,這成功是被多方面的軍事活動在這時年中加諸在韓國社會的影響(有點類似日本在一九三十年代的情形),韓國的軍方已變成固有的菁英,且這成功很少被認為是一個非固有的、為社會瞭解的。這是十分難去理解及用文件來證明,John Lovell這樣寫著,幾百萬計的韓國人進入軍中組織,提供想法的情形已造成了漸增的壓力。有人可能會猜想,然而,相當不同於一九六一年的成功影響的制度改變,這個社會、經濟與政治的改變軍方所刺激的影響已經比社會其他團體的影響還要深遠及重要。正確地,Cho-Suk-choon說道,自從一九六一年起的軍事統治,軍事管理的進步技術已多方面地被法定的官僚所採用。他還補充說,最為人知的軍方對韓國的發展與管理的貢獻是它對管理趨向的介紹和有效的應用,不用多述,許多軍官轉業到民間企業中,特別是那些高風險、戰略上重要的公司。(舉例來說,韓國石油,在一九八十年代是被日本軍事學校、美國陸軍大學的畢業生所掌握的)。韓國的問題,不是逐漸興起的政治菁英想挑戰已成氣候的官僚菁英,像日本一樣。更確切的說,是軍方菁英的問題。朴正熙(Park)總統的青瓦台(blue house)-僭越的政治權力且和一個受過教育的,不政治化的菁英分享官僚的功能,可能是一個平民企業家。Park的第一個經濟問題是美國的停止對韓國的經援,(ROK已經是戰後接受美援最高的三個時期之一,其他兩個是越南和以色列)Park總統以將所有的韓國政府經濟力投注在一個新成立的專業行政機構來作為解決這危險的辦法,而這就是經濟計畫委員會(EPB),EPB設置在一代理高級部長的指揮下,從再建的內閣那裡,接管所有的計畫和責任,且從內閣的財政和統計部會得到預算。EPB依次建立了韓國發展組織,是從一個擁有國內和國外學位的專業經濟學者所操縱。

    EPB因被設定為為平民部門負責而獲得獨立的權力,獎勵聰敏的,進取的;處罰奢華的和緩慢的。即使如此,韓國的經濟官僚仍未從青瓦台取得如同日本的類似單位曾一度獲得的自治。這種情形從韓國經濟在1981年的無秩序狀態反映出來,當時有一位新的軍事領導者掌握權力並試圖對政府和民間的經濟策略下命令。然而,全將軍很快的被迫瞭解他對EPB專家知識的需要EPB超越了對他政治權力的要求,特別是在韓國經濟投資的外國投資者讓他瞭解他們並不想提供資金給一個要花很長時間去學習Park總統在1960年代中期已經學過的事的軍事領導人。

    台灣的情形也如同韓國的被軍方普遍影響--舉例來說,中華航空公司,是中華民國空軍的直屬分支,,且處在一牢固的政治菁英的掌控下,也就是國民黨,已有好長一段時間將所有權力集中於觀念學和政治的能手上。為打破這種獨佔行為,美國的影響是有決定性的,雖然如此,它還不完全瞭解它在做什麼。台灣的經濟領導機構-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會議(the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CIECD),1963年成立,他的前身可追溯到美援會議(CUSA),1948年設立,在當時美國對中國的援助行動中管理援助支出額的一個會議。就如Neil Jacoby解釋的,雖然CUSA的主席是行政院長且行政院還有其他部門,且在金融上他在本質和功能方面算是半自治的會議,和其他的部門不同。不需立法院批准他的預算,這會議可在國家計畫上快速的運作。不隸屬於任何中國公民的規則,他可以付更高的薪水來維持一個高競爭力的幕僚。隨著1963年有了美援將在1965年停止的公布,CUSA變成了(CIECD)且繼續著計畫發展和合作功能。陳誠將軍,對台灣成功的土地改革與進口替代政策,1950年代末期來說,是一個認真負責的領導人,1965年他去世之前,也是監督著CIECD的人。他的黨內對手是蔣經國,1960年代他是秘密警察和消除危險份子影響的領導者。隨著美援的結束, 蔣介石總統立刻將優先項目由對大陸戰爭的準備轉移至台灣的經濟獨立。一旦他也促成他兒子進入這陳誠總統已經營有成的團體(1969年蔣經國成為CIECD的領導人)。兩蔣都似乎被韓國的模式所影響。伴隨著政治的支持和約束,經濟官僚終於無約束地站在頂端了。國民黨慢慢地失去了一些觀念上的剛直。有點令人吃驚的,蔣經國被證明是最會利用政治贊助經濟的領導者,是中華民國首見的。蔣介石時代對專家菁英的自治決定於個人因素上。蔣介石對陳誠和C, Y, Yin的完全信任,蔣經國加強且規定的更多。雖然如此,若沒有最初的美國壓力和蔣經國的靈活使用他的官方幕僚,是很難看到國民黨如何在他的國家上促成資本主義的發展的。

    在台灣政客們似乎喜歡依賴威權主義的方法,國民黨的觀念性主張認為終極地對軍警力量的依賴而去敉平一切對國民黨權威的挑戰是正當的。這政黨本身也擁有和管理一批專家,且獨立於大企業之外,因其有自己的基金。要感謝土地改革的成功,這政黨在選舉仍佔有優勢。在這同時,必定要提一下,很少人知道在以後的日子,國民黨是不是在這問題上最好的選擇。在日本和南韓,選舉的考驗和維持一巨大的昂貴的政黨使得執政者要營利大量的錢,而這當然會使它們對私人的利益來說十分脆弱的原因。  

日本的大企業向自由民主黨捐錢來保持權力,但這並不表示也取得了對政府政策的決定性影響力。LDP支持大企業,但它也依賴著對選舉有決定性的農業人口。這政黨付錢給農民,雖然沒有給它們農事更多的政治聲音。在一九八三年當日本政府被迫削減5%10%的預算要求時(除了防禦援助外國,儲蓄和科學工業除外),及前四年的公共事務之初的凍結,這造成了政府在政府在收購稻米時,價格比一年前多1.75%。日本政府的對有權力的和沒有影響力的農業部門和有影響力卻沒有權力的工業部門的依賴是解決資本主義發展系統的大問題的好方法。這也解釋了這影響是來自不論國內或國內的勢力要去打破日本國內被保護和享有特權的也就是大家公認無效率的日本農業部門。不管LDP是會因其唯一黨章-資本主義發展是好的而在國會中失去多數,或他仍維持權力但只為大企業利益的代表,而成為腐敗的隨從而失去國家的目標。

在韓國,因其更具威權的政府,這個模式已包含對農業的援助,但更傾向於從各部門獲得相等的支持,而單只有政治上的支持來源。更重要的,政府已自行發展維持政府體系的收入來源,而不依靠大企業的幫助。韓國的政客們已付出了一些代價,Park的第一個且也許是最重要(對他個人來講,是一次終極的挫敗)的行動,也就是在1961610,頒佈命令成立韓國中央情報代理處(KCIA),作為一個獨立的政府支持機構。最初是有三千名重要幹部,從陸軍中央情報團而來,後來擴編至1964年的三十七萬雇用人員,且成為韓國政治組織的支持者。問題就在於如何給予經費。Park用兩種方法獲得資金:第一是對日本關係正常化條約的批准;第二是在1965814日派數萬軍隊前往越南。這兩個決定都引起了廣泛的支持,但有時被激烈的,暴力的反抗,因為他們的資助使得軍方能鞏固其政權。

Joungwon Kim做了以下的解釋:日韓條約以及出兵越南的承諾是Park總統的新支持來源,不管是直接的或間接的。這新的資源不僅對國的經濟提供助益,而且也同樣地支持了政治。在1965年到1967年間,為了向日本要求付款(一千兩百零八萬美元的贈與和一千四百零七萬美元的借貸),第一年的付款為三千七百萬美元的贈與和兩千五百萬的借貸。在1967,這個條約開啟了向那個國家的借貸之路。在1966年和1967,南韓從日本民間借來了一億八百五十萬元,既然民間的借貸行為需要政府的同意和付還的保證,韓國的政黨若從外國借貸是需要負一定比率(10%15%)到的錢去獲得必要的政府保證。這系統,也適用於對其他國家的借貸。1965年到1966年南韓的對越南出兵決定提高了美國對南韓提供防禦的樂意程度,且促進了別國的類似行動。在19661967,南韓總共從世界各國獲得了兩億五千六百一十萬元的貸款。假定有百分之十的回扣,這表示政治從此間獲得了兩千五百六十萬的基金。

不用說,用這方法得到的錢不限於只用來資助這政權和KCIA,有些也用來取代美國的援助而進行第一個五年計畫。但這些錢也讓這政權能不依賴國內的金融支持者,更深一層的意思就是政權的需要不是企業投資的負擔。一個很像Park總統的五年計畫發生在19811983,在所謂的民主總統全斗煥的執政之下產生,當時南韓正對日本尋求六十億元的援助,在一年半的努力中,最後被學校教科書的問題所打擾,而獲得了三百四十億元。

從這解釋產生出來的原則是政治的不依賴經濟的一般幕僚是不容易的。但若沒有一般的經濟幕僚,長期的經濟目標和公共政策便無法達到理想值。假使,政客和他們的政治官僚若本身腐敗無能的話,那國外的資金也不會讓他們自由運用而可能會抽離或浪費掉。

管理的指揮

     所有的民主政府都有全體的、大規模的經濟政策,用來影響私人的經濟決定,且會採取政府可接受的各種方法。其中一個特徵要區別工業政策和一般的經濟政策是其對政府大規模的、有意思的試圖影響經濟部門(農業、高級工業技術)的洞察力,全部的工業(進步的電子工學),和個別的工業企業(洛克希得,克萊斯勒)。許多的政府也履行工業政策,像美國政府的長期保護農業和保護性工業。但從西方的理稐和實際來看,關於不管大或小的介入,他們必須採用獎勵的、公平的運作,且不要對個別的公司有特殊的要求。西方的強調重點是在於法律的規範和對不慎重的最大控制力。從東亞資本國家得到的一個教訓是對不慎重的關心也許是放錯了位置。日本的經濟官僚長久以來已經發現最有效的權力是來自特製的、言詞上的特別的承諾,經由「管理的指揮」而履行,韓國的例子更為明顯。在台灣,誘因和命令的平衡證據還不明顯,還很缺乏而有待進一步的發現。誘因和命令在企業政策裡的相對重要性指出了一個經常不被重視的交換行為。由經濟學觀點理論來看,非無條件的操作誘因是寧可選擇的作法,因為這可以保留市場所提供的最大值資訊和動機。但常被忽略的一點是這個系統也不可避免地產生對法律、律師、訴訟和常規的依賴。管理的指揮顯然是被濫用,且濫用在各種場合,但這卻比法律的規定更早能去避免新法令和法院的決定等不需要裁決,但會因法律的關係而影響廣泛所帶來的影響。其中一個在管理和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中最大的不同事前者的普遍影響力和在後者的他們的最小影響力。這不僅是文化的差異,而是有不同政府情勢的緣故。

財閥

      就像資本主義國家的公共部門已經貢獻了數個不同於西方資本主義理論的制度革新,私人部門也不遜色,也許最被人之的私人革新是普遍貿易公司(general-trading companies),那是,企業進口原料給國內的產業而出口加工後的產品。他們亦能將成本和價格的邊際推到最大,藉由各種對需求市場有聯繫的情報網路,且他們在短期內對外國的貿易執行相當重要的功能。這些組織效益現在以能廣泛地被承認,因為現在美國政府已制訂法律讓他們能在反托辣斯的行動中提供一些幫助。     

      有爭論的地方是什麼東西是被輕蔑地被認為是金融的派系,不管以日本話或一般的認識,是財閥(Zaibatsu)。他們是整合水平和垂直的企業群,或是集合體,經常包括他們自己的貿易公司,或日本才有的,他們自己的銀行。這些年來,自從他們的在明治時期的崛起,財閥已經遭受到國內外作家的批判,置他們的利益於國家之上,促成了經濟上的二元論(多方面的、低薪資的勞工,完全的依賴且被這集團所利用),且向不負責任的國家領導者屈服。在日本被聯合佔據時期,主要的措施就是要解散這些財閥,但其效果與其說是消滅還不如說是使其現代化。今日,隨著數十年的全球知識和經驗及國際間的發展計畫,似乎財閥已不再受賞賜了。他們的作用現在是作為一個有力的組織,注意著為發展國家的資金短缺和改善措施,且他們在無效率的國家企業和發展的純粹私人企業中做一個折衷的角色。此外,在進步的資本主義國家他們仍然執行國際間競爭的功能,藉由讓集團內的公司更能低價獲得資本及進行短期的冒險投資。

    韓國的三個領導chaebal是三星(有二十七個公司),主要生產最基本的消費產品, Hyundai(十一家公司),致力於生產者貨物和汽車工業,Daewoo(十七家公司),從事廣泛,包括貿易、金融、機械、電子和能源。排第四的是幸運集團(世界上第134大的公司,根據1978年的排行),包含Bando貿易公司,Honam石油精煉廠,Yochun石油化學工廠,加上電子工廠、保險公司、保全公司。這些組織和日本的Zaibatsu很像,除了一點,日本的Zaibatsu在戰前包括了他們自己的銀行且戰後也重建了他們的銀行,韓國的chaebal,換句話說,要依賴國家重的國家機構。這是重要的事實,在韓國,政經的關係是對私人經濟力量的一大關鍵。    

     在台灣,大規模的企業,若不是真的財閥,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中國的經濟文化抗拒成為像韓國或日本一樣的情形,然而大同公司,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財閥。在1977,他顯然是八百萬台灣人電子鍋使用者的最大製造商,且他已經分支進入電子工學、通訊、建築、建築材料和出版界。大同公司的董事長,Dr. T.S ,Lin1942年開始他的企業。身為一個台灣帝國大學的畢業生,林氏創立了大同高中,教授機械技術。他以讓小部分的外來資本進入他的集團,為的是獲得新的技術,包括8%Toshiba,且已經進入與Nippon電子和富士公司的冒險競爭。在1972,他把市場拓展至美國,且在1982年他位在洛杉磯的工廠是最大的電風扇製造商。和大同公司類似的例子很多,如台塑、裕隆汽車等。

     是否財閥的存在在日本南韓或台灣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天生特徵呢?

更多在這主題上的探討已指出這問題,但似乎看起來財閥在解開企業關係的束縛上是很重要的,且企業關係是經濟中提供有利成功因素的提供者。藉由允許財閥在日本和南韓的成長和在台灣的發展,政府有助於減少風險,鼓勵更多的投資比沒有財閥時更頻繁,且擔保私人行動非故意地去完成發展目標。對財閥的信賴而把他當作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意指反拖辣斯的焦點以移至較少的優先權,或更正確地說,資本主義國家把他們的標準是違反拖辣斯的介入獨佔事業的規模和程度。這無疑地是在詐取這標準的交換條件,但在反拖辣斯的仲裁上這也是交換條件,而這是產生於國內競爭的壓力。

國外的資本

     在日本模式中有一項要素,似乎不被南韓和台灣所接受,就是日本的避免外國參與本國經濟。日本的官僚自古就有避免外國資本侵略的偏執想法。相反地,韓國和台灣已知道如何去應用外國和跨國公司的力量而不願直接對其卑屈。這是一個大且複雜的主題,我們希望在這裡可以指出他的重要性和一些有關的分岐觀點。

     戰後的日本並沒有完全地排除外國的投資和向外國借貸,從世界銀行和美國商業銀行借來的錢在1950年代對日本十分重要。此外,假使韓國和台灣享受了美國的援助,那日本肯定享受的更多。在這同時,日本正努力想分隔外國的錢和科技。從外資擁有權和製造設備,因為他想保留他廣大的國內市場,以保留發展餘地給新的產業。台灣和南韓的國內市場也是很重要,但他沒有像日本之對其國內或國外的製造業那麼有吸引人的力量。韓國和台灣的公司大部分是以出口為主,然而日本的外國公司會想要將產品放在日本銷售。此外,就像韓國和台灣的國內市場不足以支持高速的成長,他們的儲蓄能力也不及日本,他們為了致力於國際化必須吸引大量的儲金。在1981年底,南韓和台灣是世界第四和第七的借貸國家(前面的國家是墨西哥、巴西和和阿根廷)。即使如此,1982年南韓仍有13.3%的的借貸,比國際標準的15%還低,且它在五年(1982-1986)的的計畫中有希望能降至11%。韓國不是唯一一個其債務會脅迫其國際向償付能力的國家,台灣也是。

     但韓國出口的期望議題也產生了貨幣的問題。北美和西歐市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所在,而這兩個市場對任何製造業和出口國家是不可避免的。在1980年代,日本多虧了其高度國家主義的政策,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的進步產業國家。不管是什麼意圖,沒有進口任何一項他生產的產品而是成功地出口(譬如說,汽車),這種情形結合了日本的泡沫經濟,和有貢獻的全球保護主義傾向,19701980年時,南韓和台灣沒有免疫於這種趨勢之外,但他們的進軍世界和西歐市場受到比較少的威脅,因為他們有長久以來的國際化基礎。由日本發展的模式看來,新重商主義並不是資本主義國家體系的天生特徵(韓國和台灣並沒有放縱其中),但韓國和台灣的作法也許是對避免新殖民主義是必要的。

在本章中所闡述許多有關這三個資本主義國家的論點還不能說是對他們特徵的概略說明,舉例來說,這三國的大公共部門和其各自不同的採行方法去保持效率。呈現在此的模式並不在於要全面瞭解和知道經濟計量上的詳細資料,他要表達的有三部分:

(1).經濟的執行如何和政治的安排有關?為柔性的威權主義-資本主義之連鎖關係之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辯論  (2).且去發現複雜的和明確的政治問題的範圍, (3)去提出他和用計謀去解決。

     假使這些目標已被假設的方法所達到,那我們可能會推斷藉由問說未來的期望對於這三個成功模式或潛在的競爭者。表面上地,也許會有爭論說已經到了這種向亞洲出口的成長模式,它的前景不太看好,因為國際環境的改變會降低出現令人注目之出口擴張的的機會。這是表面上的,因為它暗示著環境是這種模式中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是這樣,那現在世界上應有許多成功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不僅僅只有在東亞出現。反而應該是他們特殊的政經形勢有致力去採用更有效和合理的作法去迎接任何環境,而不像純粹的專制主義國家和純粹資本主義國家對手。因此,以打擊平均勝過純粹的成長比率來講,可以想見未來世界上的經濟體會緩慢成長,資本主義國家仍會勝過其他國家。這是因為他們已經發現勝過國內競爭零和情形的方法,而不掉入以威權主義代替市場與私人企業的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