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區〈衛星影像圖〉

七股鄉位在台灣的西南邊,依照林朝棨先生對台灣所做的地形分類(圖一),七股鄉屬於嘉南海岸隆起平原。全鄉絕對高度在10公尺以下,坡度小於5﹪,可以說是相當平坦。這裡位於幼年期海岸平原的濱海處,有很多天然或人為的潮埔地,及發達的沿海沙洲群,由北到南依序為:青山港汕、網子寮汕、頂頭額汕及新浮崙汕等等,前三個沙洲圍成的水域就是台江內海的遺跡—七股潟湖(圖二)。因為曾文溪搬運大量的泥沙繼續淤積,所以平原面繼續向西擴張,目前曾文溪口附近已成為台灣本島最西點。三百六十多年來,平均年堆積量率達1.42平方公里,單在西元19041975年間,海岸就西進約3.5公里,可見其速度之快,但是由於曾文水庫的興建完工(西元1973年),在上游攔截了泥沙,導致近年來速度變緩的趨勢。
       嘉南海岸隆起平原的形成時間大致是在林口期,當時的海岸可能包括目前海岸附近的潮埔部分。中壢期末期地盤下降,原本的山麓沖積扇在現今的嘉義至曾文溪一帶被海侵蝕形成海蝕階地,而此時台南濱外沙洲的頂部已經露出海面了。後來因為地盤又上升,加上泥沙淤積,台南的沙洲與陸地開始連接。接下來的年代可能有海水一進一退的現象發生,但是目前仍找不到相關的證據。從台灣有紀錄以來(約三百六十多年),嘉南海岸隆起平原的海岸線大致上繼續向西前進,陸地逐漸擴大,其原因不外乎地盤上升以及泥沙的淤積。
        日治時期曾測量土地,發現有些地方有沈降的情形發生,但是我們不能斷言這完全是地盤下降的結果。由台南縣地質圖(圖三)我們可以發現這裡是全新世的沖積層,屬於厚又鬆軟的泥沙地層,經由成岩作用Diagenesis)而壓密,慢慢縮小其體積並增加其密度,所以地層也會因為這樣而發生微量的下沈。(石再添等,1996)
        七股鄉的地形除了平坦之外,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海岸為洲潟型潮埔—多潮埔地及一系列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濱外沙洲(Offshore bar)。由於面迎平淺的台灣海峽,使得海浪在外海就破碎,部分成為沿岸流,一部份成為底流遠去,因此此地少有波浪侵蝕的情形發生,相對的,堆積作用則很旺盛。在外海也因為波浪侵蝕外方的海底而形成與海岸線平行的濱外沙洲,一方面因為海風的吹襲,使得上頭的沙丘增高,也埋積潟湖(Lagoon),一方面波浪繼續侵蝕沙洲的外側,將土沙供應給內側,造成濱外沙洲漸漸向陸地後退,潟湖慢慢的消失,最後沙洲陸化成地。
        此地潮埔地的形成約略有下列幾個原因:
        1.
地盤的隆起:台灣西海岸每百年平均約上升18公分。地盤的隆起,必然加速淺海海底露出水面,促進海埔地的發育。
        2.
河川輸沙的堆積:由實地調查及航照判讀可知,曾文溪口逐漸南移,在其北側產生新浮崙汕,但曾文水庫完工後,新浮崙汕就逐漸萎縮。
       3.
臨接淺海海域,海底較平坦,高低潮濱線距離遠。
       4. 
潮汐與風浪的作用:台灣西部海岸潮差較其他地方大;東北季風風速較大且時間較長,所以潮埔地大多生成於河口的南方。 (石再添,1980)

  

氣候特性   

        七股鄉靠海,所以氣象及氣候深深受到海洋的影響,由中央氣象局台南測站(表一)永康測站(表二)歷年來的各種氣候平均值及等溫圖(圖四)可得到一些關於七股鄉的氣候概論。(註:以下的數值與結果亦參考了民國58至78年水利局的曾文氣象觀測站及設置於七股鹽場的氣象紀錄資料)
        七股鄉歷年來的年平均溫度為23.6℃,一年當中最高的月均溫出現於7月,最低的月均溫則出現在1月,歷年的年平均濕度為83﹪,變動範圍在8285﹪之間,顯示出各月份的濕度變異不大。由此可知,本區緊鄰海洋,受到海風帶來大量水汽的影響,除了全年的濕度較高之外,全年的濕度差異也因海洋的調節而減小。七股鄉歷年來的年平均降雨量為1455.4公釐,其中降雨量最高的月份是五到九月,十月到來年的四月則為一年之中的乾季,,而降雨日數以六、七、八三個月份最高,這與台灣西南部梅雨季節、夏季熱雷雨及颱風的侵襲有關。
        將七股地區的平均年蒸發量(1903.5公釐)與全台其他地區相比較,七股地區可以算是高蒸發量地區。蒸發量的高低,顯然與風速有關,七股地區的風速較高,年平均風速達5.3m/s,幾乎是台南年平均風速2.9m/s的兩倍。而七股地區的盛行風向主要為北風(北風、北北東風及北北西風),除了夏季是東南及西南風,風速較弱之外,其他三季都是吹北風,尤其以冬季的風速最強。(台南縣政府,1991)

   地形與生活

3000年前,曾文溪下游開始出現河口三角洲堆積;到1200年左右,河道下游先自西北伸展,形成文獻記載的最大海灣,即台灣歷史上最大的潟湖─台江潟湖及其北側的倒風潟湖。而19-20世紀初,曾文溪多次河道變遷帶來趾狀堆積,台江潟湖漸漸淤淺,河口三角洲地形於焉形成,因此台江潟湖面積大為減小,最後僅在當年北台江,今七股以西和將軍鄉青鯤鯓附近尚存有較大規模的潟湖地形,即今七股潟湖所在,而這樣的潟湖地形不僅具有重要溼地功能,同時,亦為一天然養殖與漁撈魚場,自古漁業豐富。

漁業活動的發展

隨著潟湖區聚落的入墾,居民逐漸發展出以牡蠣為主,文蛤次之的淺海貝類養殖活動,而近30多年來,更因牡蠣養殖技術的進步,在作業空間上呈現遞嬗的現象。(蚵棚照片)(心情愉悅的蚵工照片)

七股潟湖是感潮區域(estuary zone)的半鹹水匯合區,浮游生物棲生繁盛,且根據韓伯檉針對台灣西部沿海12處牡蠣養殖場區測量蚵的含銅、鋅量之調查(韓伯檉,1989),七股地區為全部最低者,其養殖條件該是優於台灣其他西部沿海地區。此外,七股潟湖區陸域養殖的優氧化塭水,其內含的浮游或植物性生物便是潟湖牡蠣攝食的主要來源之一。

而在潟湖區陸域鹹水養殖方面,1920年代後,開始由淡水看天塭的養殖方式轉型為鹹水養殖的型態。1940-60年代,面積廣達2100公頃的海埔地開發更為陸域鹹水養殖注入新血。

自早以來,在漁撈作業安全性,以及資源豐富度方面均有其優勢地位的潟湖區,居民以海為田或直接採捕或使用魚具,而能求得生活上的溫飽。但1930-70年代末,潟湖經歷「鹽田化」、「漁塭化」過程,可供傳統漁法作業的水域面積變小,加上外來漁業技術的影響,潟湖區新興漁法開始出現,並成為潟湖漁撈型態之主流。(陳肅容,1999)

以潟湖海田維生的區居民,根據漁業活動場所的區域特質,並隨著潟湖水域面積減少、形狀變化、外來建築物如堤岸等的增加或介入,對於潟湖區加以命名,如稱潟湖為「內海仔」、稱沙洲間的潮流口為「港仔嘴」等等,變成了大家所共同使用的語言文化。

鹽業活動的發展

從台南最西北角的北門鄉,一路順著海邊,迤邐到西南邊的七股鄉,有著廣袤壯闊,星羅棋布的鹽田,這裡就是鹽的故鄉。北門和七股二大鹽場,一直是台灣省鹽產的重鎮,總面積約二千一百公頃,每年產鹽十一萬公噸,約占全省總產量十分之六,每年在枯雨期的十月到三月之間,引海水曬鹽。曬鹽人家日與海水、鹹風、烈日為伍十分辛苦,通常都是女的耙鹽,男的挑擔,把一簍簍的鹽,堆得像小山一樣高。(七股鹽場照片)

  本區所曬得的粗鹽,可提供農、漁、工業用,還要再經過洗滌、結晶,才能成為食用鹽。近來又依市場需求,開發低鈉鹽、無碘鹽、沐浴鹽等,但因人工收鹽成本很高,加上天候不穩,和土地資源利用等因素,目前台灣用鹽已經開始自國外進口,並與海外合作開發鹽源。

黑面琵鷺
1904-1973年曾文溪河口向外延伸7-8公里,由青草崙向西直到新浮崙沙洲,並逐漸向南移,北岸形成寬闊的新生地,台南縣政府於1984年委託水利局,辦理新河堤以及七股海堤的設計及施工,19873月完工,共修築新河堤6.95公里以及七股海堤3.05公里,同時在與舊北堤之間造就了827公頃的海埔新生地。靠近西邊海堤的280公頃開闊淺灘,因潮水經由三號水門(十孔仔)進出,形成浮覆地,就是全世界一半以上黑面琵鷺度冬的主要棲息地,其餘在主棲地以東的500公頃,則被漁民開墾為養殖魚塭(東漁塭),秋收之後放低塭水休息,所剩雜魚正好為黑面琵鷺覓食佳餚,隱蔽環境也是親鳥帶仔鳥活動的樂園。

觀光業的起步

由於逐漸重視七股潟湖以及黑面琵鷺等等環境資源的重要性,七股鄉民眾組成了七股海岸保護協會,希望藉由所做的努力來讓大家更瞭解潟湖濕地在生態上的重要性,現在在假日期間常常有台灣各地的遊客到七股來,體驗鹽業的興衰與轉型、漁村的生活;非假日也會有學校團體進行校外教學活動。每年冬季也是盛季,因為黑面琵鷺的過冬,使得附近擠滿了人,可以說是七股鄉的另一大事。

左圖是位在龍山村的七股海岸保護協會,當地人自己籌措資金所建成。所有參觀行程都由協會接洽,不算是營利機構,只單純想為大眾服務,使七股鄉能藉由生態資源而更被瞭解,所以…有點小簡陋    ^_^||。大家來吧!我們可以帶大家逛逛喔∼讓大家看看真正的漁村風情(拍攝:欣杏  1999.04.04)

  地形變遷

沙洲

因波浪和海流的作用,在濱海地區堆積而成的堤狀沙礫堆積地形,通稱沙洲,沙洲完全不與海岸相連者,即為濱外沙洲(offshore bar)。嘉南地區洲潟海岸因陸地的離水、河川的堆積,以及波浪、潮汐的作用,形成一群濱外沙洲,和其所圍成的一連串潟湖,稱為洲潟海岸,為台灣顯著的海積地區,依據華倫亭的海岸分類,應屬於離水堆積近夷海岸。

本區海岸演變有兩大趨勢,一為潟湖內側海岸的整體西進,一為濱外沙洲的內移。前者尤以曾文溪、八掌溪及急水溪等河口附近最為顯著,如有人工圍墾,更能促進此一現象。至於濱外沙洲則因外海波浪侵蝕及內海潮流堆積,有明顯的內移特性。而河流的供沙、沿岸流的飄移、冬夏季風所產生的波蝕及飛砂等所形成侵蝕與堆積的消長,使沙洲更有向南或向北位移的趨勢。(石再添,1980)

曾文溪

曾文溪改道圖  (陳肅容,1999)

左圖為美美的曾文溪夕照,是南瀛八景之一。誠如上面提到的,曾文溪已經成為台灣本島最西端。(可是這也沒啥好驕傲的)

(圖片資料來源:台南縣全球資訊網)

雖然大部分的時候,黑面琵鷺都呆呆的搖搖晃晃地移動著吃東西(當地漁民因為看牠們捕魚的時候很像在la東西,所以台語稱牠們為「La    飛」,聽起來就很呆吧?!)或單腳睡覺,可是牠們也會有優雅的一面,這使得牠們有「黑面舞者」的雅稱。(圖片資料來源:台南縣全球資訊網)

展望點:七股鄉私立昭明國中

  (欣杏,2000.12.03)

由於七股鄉真的太平了,放眼望去,找不到任何高地,於是只好找高樓下手。到底是幸或不幸呢?七股鄉因為地大,所以住家不需要往高處發展——每一棟建築都不高。最後終於找了昭明國中的頂樓——五樓。這張照片的拍攝方向為西北方,從這張照片中可以證明七股地區的地勢真的很平坦,全部都沒有任何稍高的自然地形。而且照片中建築物不多,可知七股鄉在這一部份的土地利用為農業用地,其他土地利用,像是商業、工業、住家不多,而且聚集在主要道路兩旁。由於昭明國中位於七股鄉的中央地帶,附近主要務農,所以這張照片只能看到農地,不能看到前面主要提到的魚鹽風景。其實,由照片前方屬於農會的瓦屋規模(這只有一部份)可知,在七股鄉,農業也是重要產業。整體而言,七股鄉真的很平靜,幾乎讓人以為與世無爭∼∼^^

 

前往展望點的交通路線:

參考文獻  

1.王鑫    1999   台灣地形景觀   台北:渡假

2.台南縣政府    1991   七股工業區開發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   

3.蕭代基等    1999   環境影響評估總量管制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    台北:行政院環保署

4.陳肅容     1999   七股潟湖區漁業生態的研究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石再添等    1996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二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6.石再添    1980   台灣西部海岸線的演變及海埔地的開發    地理研究報告第6期

7.石再添    1980   台灣西南部嘉南州潟海岸的地形及其演變    地理研究報告第5期

8.何春蓀    1990    普通地質學    台北:五南    p.88

相關網站  

1.師大地理系 http://www.geo.ntnu.edu.tw

2.台南縣昭明國中 http://www.jmjh.tnc.edu.tw/

3.台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http://cc.asjh.tn.edu.tw/~bfsa/

4. 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