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區

             地形特徵

         彰化之地形分為兩部分,東部為南北走向之八卦台地,北端較寬廣,向南端逐漸變狹窄,地勢南高北低。西部彰化平原為本省西部大平原之一,由大肚溪和濁水溪兩河沖積而成,又以生成原因分為彰化隆起海岸平原和濁水溪沖積平原,地勢上除了少數沙丘外,幾乎沒有起伏,十分平坦。芳苑鄉在彰化平原的西南部,屬於濁水溪沖積平原的一部份,地勢平坦。

 

◎彰化平原衛星影像圖

(圖片來源:http://163.23.212.3/native/geo/g00.htm)        

             地形分區

        濁水溪是台灣主要河川之一,濁水溪的輸沙量遠遠超過其他河川,因此造成的沖積扇也是最大的。濁水溪沖積平原覆蓋彰化隆起海岸平原之上,範圍在麥厝寮溪至雲林縣的北港溪之間,佔了彰化平原的大部分,由數百公尺厚的現代沖積層所形成,平原面的高度小,為一起伏小而坡度緩的沖積平原,芳苑鄉境內有漢寶溪、二林溪等,而濁水溪主流曾發生數次洪害、氾濫,河道多次變遷。

 

◎彰化平原地形分區圖

  林俊全,1997,《芳苑鄉志地理篇》,彰縣芳苑鄉公所出版)

堡圖

 

    地質

      芳苑鄉為濁水溪沖積扇的一部份,濁水溪沖積扇平原是由厚達數百公尺的沖積層形成,沖積層以礫、沙、淤泥及黏土等組成,屬於全新世非海相沖積層。地下的頭嵙山之礫石層厚達500公尺以上,紅土階地礫石層0∼40公尺,沖積層0∼200公尺(王超翔、陳至善,1995)。

地質圖

 

 

氣候特性

芳苑鄉位於彰化縣之西南,而彰化縣位在全台灣之中部地區,年均溫度較北部高而較南部低;而雨量方面,芳苑鄉位於西南沿海帶狀地區,雨量較山麓地帶為少。冬季吹強勁東北風,夏季吹暖濕西南風,而因為有中央山脈的屏障,颱風災害較少。芳苑地區的氣候以柯本氣候分類而言,以靠近芳苑的3個測站來看-梧棲、鹿港、望安寮的最暖月平均溫度分別為29.2℃、28.6℃、28.4℃,全年平均雨量分別是1255.4mm984.7mm1040.5mm,最冷月平均溫度為16.0℃、15.1℃、15.7℃,所以屬於溫帶氣候,在分析梧棲鹿港的冬季最乾月雨量為13.9mm、夏季最濕月的雨量為213.8mm,這樣的氣候類型歸為冬乾溫暖氣候。

 

◎鹿港測站19631995年降水量和平均氣溫表

月份

降雨量(mm

溫度(℃)

1

22.3

15.1

2

42.8

15.4

3

60.9

18

4

82.1

22.1

5

166.1

25

6

213.8

27.1

7

129.4

28.6

8

159.2

28.3

9

72.5

27

10

8.7

24

11

13

20.7

12

13.9

17.2

 林俊全,1997,《芳苑鄉志地理篇》,彰縣芳苑鄉公所出版)

 

        受到季風的影響,以累年的相對濕度來看,以春、夏兩季濕度較高,秋、冬較低,夏季吹西南季風時,自南海和台灣海峽帶來了豐沛的雨量,東季的東北季風則是受到中央山脈的阻擋,水汽多在基隆、宜蘭一帶就凝結成雨,所以吹拂到彰化一帶只剩下乾燥的空氣,所以相對濕度以春、夏較高。

  ◎萬興和梧棲測站1986∼1995年之相對濕度表

年份\測站

萬興

梧棲

1986

86

75

1987

86

79.2

1988

82

78.8

1989

85

81.5

1990

85

80.3

1991

82

77.2

1992

82

79

1993

81

78

1994

83

77.2

1995

82

76

平均

83.8

78

(林俊全,1997,《芳苑鄉志地理篇》,彰縣芳苑鄉公所出版)

 

         

 

地形變遷

地形變遷是一種動態的環境變遷。濁水溪下游一帶主要的地形變遷包括河道變遷、沙丘變遷及海岸變遷,尤其河道變遷影響最大,而且還會影響其他兩樣變遷。濁水溪西出鼻子頭隘口後,及氾流於沖積扇平原上,當時下游的主流偏南,而支流眾多,以下僅將位於芳苑鄉境內的河流、沙丘變遷提出說明,依據張瑞津研究指出彰化濁水溪下游的河道及沙丘變遷有以下特性:

 

         河道變遷

自康熙以來至光緒年間約二百年之時間,主流有由南向北移動之現象,河口變遷之距離約達45公里之遠。濁水溪最初以舊虎尾溪(北港溪)及西螺溪(濁水溪)為主流,光緒末年則以西螺溪及麥嶼厝溪(亦有稱東螺溪、北斗溪、舊濁水溪)為主流,此後由於人工築堤進行河川整治,使得濁水溪不再漫流於沖積扇上,而以目前之西螺溪為主流。此河道變遷過程中,可見河道變遷的原因多以颱風所帶來的洪水在沖積平原上,因河道低平所造成的改道。

舊濁水溪在1904年出版的台灣堡圖尚稱為濁水溪,由二水流向西北,於鹿港和芳苑漢堡之間出海,與西螺溪同為當時濁水溪下游的主流,埤頭以上,網流非常發達,石埤以下發生分流,北支流由鹿港西側粘厝村北方入海稱為台灣溝,南支分流至王功北面漢寶入海,南北二河口相距8公里,而南支流為主,北支流為次。至1926年,扇端附近的網流,因主流導向西螺溪,水量變小,河中沙洲(河洲)堆積,下游分流發生變化,北分流流路未變,但又分成數條分流,成為麥嶼厝溪南支流仍稱舊濁水溪。1955年,由於扇端附近河堤切過溪流,水源大部分被攔截,河中輸沙減少而沙丘漸無,下游的數條分流僅剩兩條,此後流路不變,溪流和沙洲也逐漸縮小,兩岸平原不斷地被開發,到了1979年,濁水溪變得更細小,而北支流稱舊水溪,南支流則被開發成兩條溝渠,北為漢寶排水溝,南為萬興排水溝,河川下游輸砂量更少。由於原有河道逐漸縮小,地表覆蓋漸增,亦導致原來的沙丘漸漸變小,或被墾殖而消失。

後港溪、二林溪都是西螺溪北岸的小分流,七十多年流路並無太大改變,在1975年的地形圖上始稱為後港溪及二林溪。綜觀濁水溪平原河流的變遷,早期是由於河道堆積旺盛,河床逐漸淤高,一遇洪水,自然另覓低流處,流路發生變化,後期因人工築堤、束水、截水、鑿圳而使河道發生變化,而濁水溪北岸流量減少,河中沙洲也消失。同時沖積平原上的沙丘亦因沙源減少而消失。由這些不同時期的地圖(古地圖∼按我一下)均可看出消長及變異。

 

       沙丘變遷

根據林朝棨(1987)(林朝棨,〈臺灣地形〉,《臺灣省通誌卷一》,頁86-87。)記載,濁水溪平原上之沙丘分佈,有南北向(與海岸線平行),有東西向(與海岸線相交),有不規則者,亦有呈新月形者,芳苑鄉境內的沙丘都在濁水溪之上,包括有草湖沙丘、埤北沙丘。草湖沙丘之範圍,西由崙腳村,向東延伸至下王功寮,北由濁水溪岸,向南經萬合至山寮,全長約八公里,寬約數百公尺,最寬可達1.5公里,高度在5公尺左右,最高可達十餘至二十公尺;埤北沙丘,由草湖南經埤北至二林西南岸,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約數百公尺之範圍內有許多沙丘,高約2.55公尺。這些沙丘在本鄉的古地圖上便是呈不規則分佈。於內陸舊濁水西南側,亦即下風側。而海岸地帶的沙丘則呈低平的方式平行海岸排列。

1926年後,由於濁水溪的整治,主流導向西螺溪,堤防之興建使濁水溪的規模減小,相對地,沙源供應減少,因此沙丘的分佈範圍縮小,規模也變小,離岸較遠或規模較小的沙丘,因砂源不足而零散分佈,甚至消失。至1962年後,埤北一帶的沙丘明顯地縮小,也由於農地的開發,及農發會輔導農民沙丘地的灌溉技術,大部分的沙丘闢為蔗田、蘆筍田、瓜田,甚至加以土壤改良闢為稻田,尤其以台糖公司大規模闢為蔗田之變遷最為可觀。目前已難看出沙丘原來景觀。

芳苑鄉濁水溪平原沙丘變遷表

地點

沙丘變遷

土地利用

1962

1962

1979

草湖

西由崙腳村至王功寮,北由濁水西南岸向南至山寮,長8公里,最寬達約.5公里,高度約5公里,最高達10餘公尺。

同左

殘餘估丘,高5-10公尺

蔗田、旱田、 稻田、墓地

埤北

由草湖經埤北至二林溪南岸一帶,長約35公里,東西寬約數百公尺,高約2.5-5公里。

沙丘零星分佈

 

蔗田、旱田、稻田、果園

資料來源:張瑞津,〈濁水溪沖積扇河道變遷之探討〉,《國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七期》(台北:師大地理系,1983),頁99

(三)海岸變遷

影響海岸線變遷中,潮汐、波浪與沿岸流為主要的作用力。

彰化海岸之地形、地質與地形作用特徵表

海岸起終點

地形特徵

地質

海岸線特徵

潮差

主要營力

沿岸流

烏溪到鹿港

發達潮汐灘地

烏溪水系沖積物

近東北西南向

近四公尺

以潮汐為主

主要向南

鹿港到七股

發達之潮汐灘地南端有沙洲分佈

西螺溪水系沖積物

近東北西南向

2-4公尺

波浪與潮汐

主要向南

 

根據台灣堡圖等圖,民國初年以前,濁水溪沖積平原上有數條大分流,主河道變遷無常,在60餘公里海岸線上形成彰化南半部之海埔地、雲林海埔地及外傘頂大沙洲等,而芳苑鄉的海埔地就是由濁水溪輸出的泥沙所形成。濁水溪下游流路之變遷是不爭的事實,自康熙以來至光緒年間約二百年之時間,主流有由南向北移動之現象,河口變遷之距離約達45公里之遠,漫流於濁水溪平原上。自從濁水溪實施河川整治之後,將各分流封堵集中導流於西螺溪,原各分流則各自成為水系,如平原的排水溝--萬興、漢堡排水溝,且河川輸沙量銳減,導致海埔地地形顯著大改變。

芳苑鄉的海岸位於濁水溪北部灘地至麥嶼厝溪(舊濁水溪)間,因泥沙來源銳減而呈現退縮,但濁水溪河口南側因泥沙集中輸出而呈現快速成長,向南延伸中。

芳苑鄉海岸的地形變遷有下列幾項特徵:

(1)潮汐灘地的增加

         彰化縣的海埔地寬闊,帶有明顯南移的現象,在清末時海埔地的幅寬,北寬南窄,十分顯著,北部寬約達五公里,向南逐漸減小,到鹿港溪口附近時,僅約一公里多,但到民國十五年,舊濁水溪的北向分流持續經由今日麥嶼厝溪向西北入海,加上大肚溪漂沙的繼續南移,幅寬五公里的海埔地帶延伸至鹿港外海,至1954年代,更再向南擴展至王功的外海,此後更因海埔地的開發,使芳苑鄉的海埔地增加更多。

(2)漂沙作用

        泥沙輸出河口大部分受冬季季風、波浪攜帶向南漂移,濁水溪昔時由各分流:舊濁水溪、二林溪、後港溪由芳苑鄉出海,泥沙分佈於沖積扇末端,芳苑鄉位於濁水溪扇端部分,自然受濁水溪淤沙影響最大,迨至濁水溪治理後河流集中於現今濁水溪(西螺溪),且因季風風向、沿岸流方向,使得北岸沙源停斷,大量泥沙被輸送至南岸,北岸沖積區內發生沖刷與淤積,可知其泥沙係漂移至濁水西南岸。由濁水溪輸海泥沙量與同一時期淤積於大肚溪至舊虎尾溪間的海埔地比較,推論泥沙可能漂移於深海或前述範圍以外之海岸,然由海口南端沙洲由發達迅速而趨於消滅之情形,推斷應有大量泥沙向南漂移,造成本區沙洲消失。而沙洲的消失亦有可能造成本鄉海岸在暴潮時的侵蝕。

(3)濁水溪的輸沙減少

         在濁水溪築起堤防時,濁水溪北岸流量減少,輸沙量也銳減,因此使明治排水溝以北和芳苑區海埔地,呈現侵蝕,而海岸內退。

(4)海埔地的開發

         無論寓埔海埔地或王功海埔地,在圍墾成功後短短數年之間在堤外再生成寬約2-3公里的新灘地,說明了輸沙來源豐富地區,海埔地的開發加速了新灘地的生成。

在海埔地開發利用方面,經濟部工業局開發王功海埔地、永興海埔地,作為農、牧、養殖用地,現在多開發為魚塭。

芳苑鄉已開發、開發中、擬開發之海埔地概況表

開發狀況

地區

面積

備註

已開發

王功區

462公頃

明治排水溝王功排水溝

開發中

永興區

594公頃

王功排水溝二林溪

開發中

漢寶區

1210公頃

漢寶溪明治排水溝,做為工業、遊憩用地

擬開發

芳苑北區

486公頃

二林溪新街排水溝,做為魚塭之用

擬開發

芳苑南區

527公頃

新街排水溝魚寮溪,做為魚塭之用。

 


地形與生活

王功特產土豆

◎照片說明:芳苑有「風頭水尾」之稱,冬季季風強勁,又在水圳的末端,且近海,海風吹襲,亦帶有頗多鹽分,田地常常被風沙遮蓋,影響農作,因此只適合土豆、蘆筍之類的農作物。


養殖魚塭

◎照片說明:原是潮濕海埔地的地區,經過人工填墾,現在變成一大片平地,除了魚塭的開發,還有零星的住宅散落其中。

 

 

排水溝

◎照片說明:人工邊堤限制了河流流路,使河流不四處漫溢,但是沖刷物也堆積在排水溝裡,影響排水。

 

地形與地名:

1、芳苑舊地名的由來:

【沙山】

芳苑鄉的地名,曾有多次更改,先是番挖(或番子挖),明治時期又更改為沙山,台灣光復後又更改為芳苑。日治時期更改為沙山的原因是這一帶多海岸沙丘,為古稱「沙崙五千餘甲」之地故也。

【崙腳】

今日的崙腳村,昔作下崙腳或大崙腳。因建村於一個新月形沙丘(海拔約十八公尺)之南麓,而得稱。

【草湖】

    今芳苑鄉崙腳、草湖、健平、新生、文津等村。地名起源於創建於聚落於沙丘環繞之中的盆狀平坦地上,開墾前為茅草簇生之地因得稱。

【王宮港街】

    今芳苑鄉王功、博愛、和平、興仁、民生等村。王功原為舊濁水溪一小支流之出口,昔曾為船舶碇泊之港。據彰化縣志記載:王功港街「遷移無常」,嘉慶年間,因鹿港口門為泥沙淤積所阻,商船改於王功港街出入,再經一條海岸線與濱外沙洲之一條海溝北上,轉入鹿港溪以接駁。此期為王功港街的顛峰時代。至道光年間,因海岸風成沙丘之移動及門口為泥沙所堵,終於裡落,港務遂轉移至番子挖港(今芳苑)。

【溝仔墘】

    今芳苑鄉永興村。「溝仔墘」意指「溝渠的邊緣」。而芳苑鄉的溝仔墘,往昔位於二港溪北岸,故得名。

(資料來源:洪敏麟,1999年二版,《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PP398-405。)

 

 

展望點

    芳苑鄉最好的展望點在王功漁港的燈塔,是附近地勢最高的地區,可以一覽無遺,但因為燈塔隸屬公家用地,不開放遊客參觀,所以退而求其次,我們介紹第二高點,可以看到海岸內外的土地利用的地點---海堤。

◎照片中海岸為侵蝕海岸,因此放滿消波塊,而照片的遠後方為堆積海岸,海堤外可以看到插蚵仔的海埔地;海堤內可以看到養殖魚塭。

 

   

資料來源:http://ems.chhg.gov.tw/chhgtown/town03/index.asp)

 

名詞解釋

沖積扇平原(alluvial fan

是河流出山處的扇形堆積體。河流出山口之後,坡度變緩,水流分支,流量分散,搬運力隨之急減,大量物質堆積下來,這有利於河流改道,隨各分流的不斷堆積和變遷就形成沖積扇。其頂點稱扇頂,底源稱為扇端,表面是扇面。

(出處:石再添等,1998《地學通論》,台北  固地,pp122。)

 

沙丘(sand dune

因風或波浪的搬運作用堆積而成之丘阜,通稱為沙丘。一般僅指風成沙丘,但在堆積學上,包括波成沙丘。風所搬運而成之大量細沙,當風速突然減低或受障礙物所阻擋,則堆積成沙丘。大部分之沙丘發達於平坦地區,並不一定依附地表障礙物。其發達與氣候有極密切之關係,風、降雨量、溫度、相對溼度以及高度等均為決定沙丘發達之因素。

新月丘Barchancrescentic sand dune):

沙丘依其型態可分為:1.新月丘,2.橫沙丘,3.縱沙丘,4.拋物線狀沙丘。其中新月丘的平面形狀像新月,是沙丘發達初期地形,成孤立小丘,像盛行風向伸展,迎風坡成凸形緩坡,背風坡成凹型急坡,坡面兩端伸展成兩突角形,背風坡超過安定角(一般為28~33度)即崩下。


                          新月丘的型態

 

新月丘的縱剖面

出處:石再添等,1998《地學通論》,台北  固地,pp195

 

 

網流(braided stream):

        河水流路的型態常依河床的坡降及河洲的發育不同而有不同。在河床坡度較大,流速較快,且掃動質堆積盛行的河段,河谷中的流道容易擺移,河床的橫剖面多不規則,水流被分離為兩股或數股流路,在河底受兩股相向底流作用的地段,掃動質極易堆積下來,逐漸形成中洲。河床中如有許多中洲發育,變使水流產生許多分流與合流而成辮狀,稱為網流。

 

(出處:石再添等,1998,《地學通論》,台北  固地,pp117。)

 

 

河洲:

是河床側向移動與河流週期性氾濫堆積物的產物。通常表面平坦,只有一些微小的起伏,其中沿岸較寬的河洲稱為漫洲(flood bar),為長年洪水仍可淹沒的洲面;岸邊狹窄的堆積面稱為突洲(point bar);位河心與兩側河岸不相接著為中洲(middle bar)。

(出處:石再添等,1998《地學通論》,台北  固地,pp117。)

 

潮汐、波浪與沿岸流

海岸地形主要受沿海海水運動的影響,其運動形式有三種,即波浪(wave)、海流(current)和潮汐(tide)。

風吹浪起,風是海面波浪興起的主要原因之一。海面波浪的能量傳抵海岸以前,由於水深變淺了,波浪逐漸變形終至破滅,破碎後變成為一股衝上海灘的流水。接著海水退回時,也有一股往回帶的水流。除衝上岸、帶回海的力量外,波浪到達海岸以前,如果它前進方向與海岸成夾角而非平行,波浪破碎後便會產生與海岸平行的沿岸流,沿岸流有相當大的帶沙能力,當然也會伴有侵蝕堆積。

出處:林俊全,1997,〈芳苑鄉志地理篇〉,彰縣芳苑鄉公所出版,pp69

圖示說明:當波浪進入淺海時,若波高大於水深,波浪底部受到摩擦力影響,無法繼續完成完整的圓周運動,於是形成碎浪。碎浪夾其動能衝擊海岸,待其無力前進,海水復又向後撤退,這種前衝後退的碎浪,常攜帶泥沙、石礫磨蝕海岸地區,由波浪侵蝕下來的泥沙與岩屑,再經過沿岸流、潮汐的搬運作用,在沿海適當地帶堆積。

出處:龍騰版高中地理課本第一冊第九章第二節【海岸地形】,pp95

 

沙洲(bar):

海中沙礫隨水漂積,一但高出水面者,通稱為沙洲。外傘頂大沙洲屬於濱外沙洲,生成於海濱之外,形成島洲。

海埔地(tidal flat):

沿海潮間帶淤積裸露的寬闊平坦泥灘,成為海埔地,一般又稱為潮埔、灘地、或潮汐灘地。

出處:石再添等,1998《地學通論》,台北  固地,pp132~133

 

 

參考文獻

1. 林俊全,1997,《芳苑鄉志地理篇》,彰縣芳苑鄉公所出版,153p

2. 張瑞津,1985,〈濁水溪沖積扇河道變遷之探討〉,《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第七期》,台北  師大地理系。

3. 石再添等,1998,《地學通論(自然地理概論)》,台北  固地,434p

4. 洪敏麟,1999年二版,《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台灣省文獻委員會。578p

5. 鄉土教材─八卦台地之地質與地形http://163.23.212.3/native/geo/g00.htm

 

好站連結

1.師大地理系

2.鄉土教材八卦台地之地質與地形

3.台灣地質

4.中央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