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形

芎林鄉附近之   衛星影像圖    河階地形圖    地質圖     台灣堡圖

飛鳳山丘陵

飛鳳山丘陵乃關西西南方的二等邊三角形狀丘陵,其底邊為關西、九讚頭線,頂點為台地西北端的犁頭山,形成一凸出的地形特徵。鳳山溪灌流於丘陵北緣,頭前溪灌流於其西南緣,各形成廣大的沖積河床,成網狀流路,雙方的沖積平原於犁頭山附近會合,其以下之下流則形成更廣大的新竹沖積平原。本丘陵之底邊長約9公里,其他兩邊各長14公里,面積約60平方公里。

飛鳳山地塊成緩起伏之晚壯年期地形。最高點在飛鳳山(426公尺),其餘大部分在300公尺以下,向西緩傾,至西北端較低處已降至40公尺左右。飛鳳山丘陵原為台地,後因南北兩側鳳山西及頭前溪之侵蝕,原台地面受切割強烈,原來的地貌以破壞殆盡,而呈現丘陵的地貌景觀。

   回頁首

衛星影像圖,黃色框為芎林鄉概略分佈位置
資料來源:SPOT衛星影像資料,太空看台灣

注:丘陵地形:台灣西部衝上斷層之西,有較平緩起伏的山麓丘陵與台地。其基盤大致以頭科山層(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或大南灣層(早至中更新世)為主,呈極緩的褶皺構造或成水平。丘陵部分形成之因是台地礫石層大部分被侵蝕切割之後所生成的,底盤露出,僅剩下小規模的殘片遺留。台地底盤上覆的礫層與紅壤,據鄧國雄(1979):礫層為河床沈積,因為沖積扇河道極易擺移,故造成分佈甚廣的礫層;上覆之紅壤乃河道兩側氾濫原上之沈積土,再經紅壤化生成,紅壤的縱剖面粒度因具有多層次變化,故非一次大氾濫沈積,係多次氾濫沈積生成。

本丘陵頂部平坦,面上尚留有台地礫層覆蓋,露出於丘陵西北端的犁頭山與下山之間,基盤地質以頭科山統之火炎山礫岩而成,面積約佔全台地丘陵的四分之一以上。台地基盤之頭嵙山層,由於經過變動侵蝕才再堆積紅土台地堆積層,所以兩者間呈不整合接觸。

  回頁首

芎林地質圖

殘留的台地大部分高度在300公尺以下,向西緩傾,西北端高度降至海拔40公尺左右。台地面已經被切割殆盡,只殘留犁頭山面而已;其他部分出露頭嵙山層統通霄層,以較弱的砂岩、頁岩互層夾礫層而成。飛鳳山塊高度在470公尺以下;原地形已經被燥坑、鹿寮坑、王爺坑、倒別牛坑等溪切割,地形原面似屬於紅土緩起伏面,可與關西台地面對比。依一公里切峰面圖看,本台地之大部分為湖口台地銅鑼圈面之南方延長,唯台地面已經切割殆盡,只剩下犁頭山面而已。

注:湖口台地:台灣之北部台地面,如桃園、中壢、平鎮、伯公岡、湖口等台地,這些地形面皆是由古石門溪所造成的,亦稱「古石門沖積扇」,扇面由西南斜向東北,構成一連串高度依次遞減的紅土起伏面(LH)和高位河階面(LT),前者即為湖口台地,包括關西、店子湖、銅鑼圈等地形面。這些台地形成於更新世中期至晚期,是台灣島蓬萊運動後,積夷於山麓,向海緩傾的平坦沖積扇三角洲,後來經過數度的基盤隆起、傾動、斷層、撓曲等運動形成階地。

飛鳳山丘陵之原台地面可能是石門舊聯合沖積扇的一部份,屬於其扇緣部分,但是本丘陵主要是由頭前溪所形成,而鳳山溪則是石門舊聯合沖積扇面上的放射性河川之一,河流成因與頭前溪不同。

由早期的台地面演變成今日的丘陵面,除了歸結於長期的外來營力侵蝕之外,由於基盤隆起、傾動、斷層等內在營力運動,形成數段的階地面,如關東橋面、麻園肚面、仙宮面等高位河階,當然也有低位河階,多位在油羅溪和上坪溪匯流之處、芎林、竹北大部分、新竹平原等。芎林鄉聚落所在,即是一河階面,屬於芎林面,如圖中黑色邊框所在範圍。

   回頁首

頭前溪階地圖
資料來源:鳳山溪和階地形學之研究

微地形起伏 可點選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