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埤塘景觀           埤塘的興衰           頁首         回上一層

            埤塘文化

 

一、桃園台地地區傳統埤塘景觀

    就水利灌溉系統的獨特性而言,桃園台地有別於台灣其他灌溉區的地方,就是在於這裡的「埤塘系統」。因為地形、水文環境的限制,桃園台地地區就以人工的方式挖掘儲水的埤塘,以便於灌溉之用,而埤塘的數量也曾經達到了數千個,分布的密集程度,不但是本省獨有,在全世界也算是不多見的,所以造成了這個地區特殊的區域景觀。見下圖。

         

                    

    在桃園台地上,就是因為地形、氣候、水系等的限制,使得早期到達本區的墾民,必須設法貯留雨水、溪水、泉水來作為補充農田灌溉所需,而這些關於埤塘形成的背景,也是以「自然因素」為主。

 

        1.埤塘形成的背景

    台灣因為降雨季節不均以及河流短促,以至於水資源常沒有充分的利用,所以,水利灌溉的工程變成是一種重要的事業,而桃園台地地區也就是因為降雨不均、河流短促及豐枯水期降水落差大而興起了建立埤圳設施的動機。造成這些埤塘的開發有許多方面的原因,在自然因素上有以下幾點: 

       (1)降雨特性方面---

        桃園台地降雨日數冬季多於夏季,而降雨量則夏季多於冬  季   ,這是因為東北季風強烈,常有少量之雨水下降,所以降雨日數多,而夏季則是常以急促的雷雨和颱風雨為主。所以說,桃園台地無明顯的乾季,但是因為夏雨急驟,逕流量大,而且夏天蒸發旺盛,所以如果說降水沒有獲得妥善保存與利用,則容易造成灌溉用水短缺的情況。這也是農民普遍在農地上開築埤塘貯水的根本原因之一。

 

        (2)河川地面水特性方面---

    桃園台地上的小型溪流極多,自北而南較大的溪流有南崁溪、埔心溪、新街溪、老街溪、雙溪、大堀溪、新屋溪、社子溪、新庄子溪等,這些溪流原本都是古石門沖積扇上的放射狀河川,後來因為台北盆地陷落,淡水河強烈的向源侵蝕,終於襲奪了各溪之上游大漢溪(大嵙崁溪),導致各溪變成了流短、流量又小之無能河。這種河川,河道短促、坡度陡峻,遇上下雨則洪水橫流;遇上旱季,則水枯細流,所以台地上溪流雖多,卻只有排水作用而已,並無法提供多量的灌溉用水。所以漢墾民前來拓墾的時候,為了達到耕地水田化,只有普遍的挖埤塘來蓄水灌溉,避免降水和溪流水的供應不足。

 

        (3)地下水特質方面---

    桃園台地地勢高,地下水來源少,所以在地下水利用上有限制。其中與灌溉水利最有關的就是泉水的利用了。這個地區泉水湧出點多在地形階面相接處。而廣義的桃園台地上共有桃園、中壢、大崙、富岡、楊梅等地形面,其中以桃園、中壢台地崖邊緣之泉水量較多,早期沿這些台地崖下曾有較大規模的開圳導引泉水的水利開發活動。至於其他地區,在地下水資源的運用上則相對困難,實在需要仰賴其他水源以供灌溉所需。

 

        (4)地形特性方面---

    桃園台地之地形形勢是以石門為中心,其等高線作同心圓狀向西北緩傾斜,地面平均坡度則自1/40漸次緩降至1/120,表面除了有少數小起伏外,大致平坦。這種坡降性質雖使本區地面逕流排水迅速,然而也有利於早期墾民順應天然地勢,在田地高處開挖埤塘貯蓄雨水、逕流,已達上流下接的灌溉目的,如果還有餘水也可由下游埤塘承接,做重複的利用。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順應天然坡度,利用上流下接原理的灌溉方法,不僅田地位置必須比埤塘低,另外也要考慮埤塘的高處是否有足夠的集水範圍,因此只要地勢稍有起伏,一定會影響埤塘機能的發揮及其在地表上的型態與分布。

 

         (5)土壤特性方面---

    桃園台地的耕地土壤,絕大部分為貧瘠之紅壤與黃壤,其中沖積土比例還不到百分之五,而這種粘重的紅壤、黃壤透水性差如果在這種土壤的上面開挖埤塘則是不會有漏水的顧慮,於是有利於蓄水灌溉的發展。

   

        綜合上面的這幾點,桃園台地雖在水文環境上居劣勢,無法提供足夠、穩定的灌溉水源,但是卻因為具備以下自然環境基礎,利於人工埤塘的構築,奠定了桃園台地灌溉活動的基本模式:

1)在降雨季節上無顯著的乾季,免除埤塘因連續乾旱而枯涸之  虞。且雨期有豐沛的雨水可資貯存,使埤塘充分發揮調節用水之功效。

2)桃園台地面緩斜,平均坡度為75-100分之一,埤圳水利設施依上流下接的原理構築便利。

3)桃園台地地表為粘重之紅壤,透水性差,所構築之埤塘較無漏水之患。

 

回頁首   

二、埤塘功能的興衰演變

    桃園台地地區上千個因應稻作灌溉而興築的埤塘,在石門水庫完工啟用後,由於灌溉水源充足及圳道設施完善,其蓄水以供灌溉的重要性已經降低;近年來又由於區域工業化及都市化的影響,區內市鎮週邊耕地面積大量減少,也使得埤塘原以蓄水灌溉為主,淡水養殖為輔的經濟效益在目前已相當有限;在埤塘的原始功能逐漸弱化之際,埤塘似乎將要快速的消失了! 而近年來埤塘灌溉功能減退的主要原因可分為下面兩方面:

1.灌溉水源的替代---從「小型私有埤塘」到「大型公有埤塘」:

         桃園台地的西北半部,自拓墾以來呈現出了「私有」、「小規模」、「局部水資源利用」等特色的埤塘,在1928年桃園大圳完成後,合併改造為與大圳聯合運作的大型公有埤塘。由於有來自台地外大漢溪的圳水注入,以及多處河水堰重覆攔截逕流導入,使得台地西北半部埤塘的集水、蓄水灌溉的機能得到更大的發揮。

 

            (1)1928年桃園大圳的興建

    在早期桃園大圳興建之前,埤塘的蓄水來源大都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坡度於斜坡下方築堤,或配合大小水圳之開發於平地上挖掘凹池蓄水調節供灌。雖然這種埤塘容易受氣候雨量變異影響,也無法提供多量穩定的灌溉用水,但是在自然環境的限制下,卻是早期台地上必須而無可替代的水利設施。於是桃園大圳在1916年動工,灌溉區涵蓋了桃園台地的西北半部,東自南崁溪,西至社子溪為止,110公尺等高線以下的地區。

    早期埤塘只在台地範圍內引水的情況,持續了約200年,直到本世紀初自大漢溪引水的桃園大圳完成之後(1928年),才有所改變,其灌溉區內原有二千多口大小埤塘整修合併成二百多口以貯蓄調節大漢溪水為主的大型埤塘。

  

 

            (2)1964年石門水庫、石門大圳的興建

    早在1928年桃園大圳灌溉系統完成後,日籍的技師八田與一就曾擬定「昭和水利計劃」,主張在石門附近興築大水泥堰壩,儲存大漢溪水。但因為經濟與技術的限制,所以直到1956年受到用水需求增大的刺激才開始動工。自石門水庫、石門大圳完工之後(1964年),其穩定的水源供應,也使石門水庫灌溉區內原有三千餘口埤塘,只保留了數百口作為大圳系統的輔助灌溉調節之用。

    從目前桃園台地的水田,除位於台地最南端的龍潭地區之外,其主要水源均來自石門水庫灌溉系統的桃園、石門大圳,而純由埤塘原始集水區所提供的水源,僅佔總灌溉水量的20﹪左右。顯然地,在前述二大水利系統相繼完成並發揮灌溉功能之後,多數的埤塘失去了其原始功能,因而逐漸地消失或荒廢,或改變用途。在區內現存約1400餘口的大小埤塘中,而實際負擔灌溉機能的僅少於746口,其餘則已失去昔日灌溉所需的重要性。

2.區域經濟發展、都市化的影響---

    在社會經濟情況的轉變方面,近年來隨著區域工業化、都市化的進程,產業的重心早已由農業轉變為二、三級的工商業為主,水稻種植不再是經濟效益最大的土地利用方式,自然埤塘的原始機能亦日見消失或荒廢,進而導致市鎮週轉變為工、商、建築用地。

    以桃園大圳灌區而言,由於埤塘均為輔助大圳灌溉系統所必需,它的廢棄、轉變用途的情形比較少,然數十年來也有將近十分之一的埤塘廢除,改作機關、學校、機場及其他建築用地。舉例

    在石門大圳灌區方面,更由於近年來社會經濟情況轉變,土地資源的增值,於是原有業主及地方民意代表對保留埤塘的處理均持異議;而且在都市計劃、工業區、社區的擴展下,石門大圳灌區耕地逐年減少,部分埤塘以及水及灌溉面積減少,調節供應灌溉的重要性已經降低,所以石門大圳灌區的保留埤塘數目,亦經規劃自民國56年的85口逐年減少致民國78年的460口。

   龍潭地區由於未納入石門水庫灌溉系統,區內埤塘灌溉機能被替代的情形較不顯著。不過近年來地方發展快速,在都市計劃、工業區、社區的擴展下,耕地面積大量減少,連帶使許多埤塘也荒廢。

平鎮池塘風光

大湳池塘風光

  回頁首

  回上一頁